首页 快穿:哭死,宿主反向為系統續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不知道這姑娘是藏的好,還是純原生的。

她目前還無法斷定。

忠勇侯府目前未出閣的姑娘有何時儷這個庶女、時萋和六姐何時莘嫡親姐妹倆,以及被送回湘渝的何時思。

現已確定的是,何時莘、何榮聞、何榮弦、以及……張氏,皆是重生者。

時萋已經麻了,她所在的忠勇侯府可以換名了,叫重生者大本營就挺好。

侯府是這個死出,府外是個什麼狀況她不知道,也沒撈著出去過。

別說是她了,就是張氏想出府也很不容易。

所以說,古代和古代也不一樣。

有的古代日子過得滋潤悠閒。

有的古代就是封建糟粕,做大家閨秀除了吃喝穿住好一些,其餘的和後世蹲監獄沒什麼兩樣。

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學習(勞動)都有規矩,活動時間和放風一樣有限,且範圍同樣受制……

第237章 我不是重生者4

時萋過來這個時代後首次見到忠勇侯世子何榮識。

但這人的名號她可早有耳聞。

席間何榮識和他的世子夫人寧氏看起來很是琴瑟和鳴,兩人新已成親兩年有餘,卻依舊蜜裡調油般有說有笑的,還對飲了幾杯果子酒。

侯夫人張氏眼神瞟到兩人身上時,略微有些凌厲,只一瞬便掛上笑顏,如和藹的長者一般對著寧氏關心了幾句,而後對著何榮識催生。

那模樣和神態,與她的年紀可全然不符。

不過旁人都似不覺得有何怪異。

時萋精神力已小有成效,一眼就看見何榮識嘴裡喚過「母親」後,置於案几上的手緊了緊。

心裡小小的吃了個瓜。

她老爹娶的新任夫人,和這大兒子婚前還有些瓜葛呢。

張氏作為喪母嫡女,本來就不好嫁。

又因連守孝幾年,耽誤了花齡,成為忠勇侯府續弦時,已年過十八。

其實十八歲正是大好的年華,可萬惡的舊社會啊!張氏這個年紀就已經算大齡老姑娘了……

張氏父親只是個五品的小官,嫁給忠勇侯做續弦都算高嫁,肯定是配不得忠勇侯世子。

這也很正常,忠勇侯轉年就到了三十八歲,前頭還死了兩任老婆,地位再高,也沒有高門戶正當年的十四五歲姑娘嫁他。

時萋早逝的娘親,第二任續弦就是往下娶的,不過郭氏長兄好歹是副護軍參領,郭家還有一脈任職都指揮同知,雖然已是三服開外,但到底關係近著。

那時候忠勇侯不過二十二三歲,所以娶的了郭氏女。

現如今侯府情勢早不同以往,往四品以上的府邸找,也只能娶進門個庶女,侯府老夫人早已仙去,當家主母若是庶女,連與中饋都掌握不好,更別提與其他夫人交際應酬了。

府中的子女們,也需要個明事理,學過掌家的夫人把看婚事。

忠勇侯對喪母長女沒什麼避諱,且聽說她自小在外祖家跟著老太太學了幾年,後頭回府又管過幾年中饋,這才下聘娶進了門。

只他瞧著,也並沒有旁人說的那麼出色,倒是最近半年光景漸漸妥帖了起來,想是之前不適應侯府。

而忠勇侯世子就不同了,即便等忠勇侯百年後沒有得皇帝青眼保住如今的爵位。

單單是忠勇伯夫人這個名頭,也不是六品官家女子可以肖想的。

雖然不知道張氏是先重生後嫁人,還是先嫁人後重生的。

但這妥妥的是「不能嫁給你,就嫁給你爸,讓你叫我媽。」的小媽文學。

時萋其實知道的也不多,只是這張氏喜好自言自語,她從竹子的監控範圍中聽過幾句,了解的並不太真切。

隱約是「這輩子要好好坐穩侯府夫人的位子」,「且看他李榮識能得什麼好」這類的話。

忠勇侯似是對老婆、兒子兩人之間的事完全不知情,原身記憶中,忠勇侯一開始對張氏還算不錯,只是在她入府一年多肚子都沒傳來消息後,便漸漸淡了。

說來說去,忠勇侯這人就挺冷血的,對哪一任夫人都沒太深的感情,侍妾也是如此。即便去世,他也是按慣例,空個一年半載的再娶續弦。

宴席已經過半,忠勇侯與張氏也並沒多少互動。

何時儷消停了一會兒,也不知怎麼想的。

也可能是因為她今年已有十三,想討好掌管子女婚姻大事的繼夫人。

何時儷端著杯盞緩步到張氏面前:「母親,儷兒敬您。」

張氏只淡淡笑著看她:「母親身子不適,不宜飲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