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他們的額娘雖然是嬪位,但又不是那種特別受寵的,就算到自家額娘宮裡蹭飯吃得到的待遇也差不多,甚至還不如阿哥所呢,畢竟御膳房奴才不敢怠慢阿哥們,基本都是一出鍋就立刻裝盒送走,他們這樣已經算是宮裡頭一等的待遇了,好歹拿到手的菜還是溫熱的。不像宮裡頭其他小主,那可都是等這些有名有份的主子們都送完了才能輪得到他們的,到時候能吃到什麼樣品相的菜色,那可真是只能看運氣了。
說到這裡他們就特別羨慕承瑞和賽音察渾,額娘深得聖眷,位份又高,鍾粹宮的膳食又是宮裡頭出了名的精緻可口,他們從小養在鍾粹宮,根本不稀罕御膳房的吃食,每日裡的膳食都是鍾粹宮做好送到阿哥所的,無逸齋課間也時常會送些小食過來,讓他們偶爾能沾光蹭點好東西吃,但是總不能天天去蹭,只能暗暗流口水。
如今能光明正大地蹭御膳,保清、保成兩人並肩而立,心情好了不止一點點,連彼此之間都覺得順眼了不少。
康熙和宜敏起身出了東暖閣,一行人走向隔間的小花廳,裡面擺著是一張長桌,上面已經擺滿了各色膳食,零零總總有三十餘種,大多數都用碳火煨著,上面還蓋著金蓋,以免跑了熱氣。但是還是有十分馥郁的食物香氣彌散在空氣中,令人聞了食指大動,口角生津。
康熙扶著宜敏一同坐在首位,四個阿哥分主次分別落座。承瑞和賽音察渾分別坐在康熙和宜敏的下手,保清坐在承瑞下手,而保成坐在賽音察渾一邊,正好兩兩對望。這個客廳里的餐桌不大,大約只能坐下十餘人,如今坐六人寬鬆有餘。
見主子們已經就位,侍膳宮女們紛紛上前伺候,先將所有的金蓋撤走,一盤盤色澤鮮亮的菜品暴露在眼前,雖然只有三十餘種,但都是硬菜,沒有那些瓜果蜜餞之類的東西湊數,看起來更為家常一些。
阿哥們等著康熙、宜敏先動筷,之後才習慣性地吩咐身邊的奴才為他們布菜,頓時餐桌和膳桌之間猶如穿花蝴蝶一般都是宮女往來忙碌的身影,看著這熱鬧的景象,宜敏也沒有再多此一舉的給兒子們添菜。
因為今天上的都是硬菜,大魚大肉,煎炒煮炸應有盡有,都是男子愛吃的重口味,加之從卯時正到午時排滿了課程,早就餓的飢腸轆轆,無需旁人催促,這些阿哥們已經自動自覺的大快朵頤,雖然進食的速度不慢,姿態卻十分的優雅,杯盤碗筷沒有一絲一毫的碰撞聲,一舉一動盡顯皇家風範。
這時康熙看了看滿桌的菜色,命人為宜敏布了一些清淡的菜色,一邊低聲道:「敏兒手上有傷,不宜食葷腥,多吃些清淡的好。待傷勢好了,再好好補補!」
宜敏微微點頭,很給面子的將自己碗中的素菜吃了下去,才用低不可聞的聲音笑道:「皇上,莫不是忘了妾身本就喜清淡?便是無傷也不常用葷腥的,這對妾身來說並不為難。」她看了看底下一心用膳的孩子,心中不由慶幸,自己傷著的是左手而不是右手,否則連吃個飯都得讓人伺候,到時候在孩子們的追問下,免不了又要多番解釋,又是一番麻煩。
承瑞他們沒有察覺到宜敏的異常,相反故意忽視上首的動靜,對於自家阿瑪和額娘的竊竊私語視若未,實在是他們從小見多了這對天家夫妻的如膠似漆,對於再出格的舉動都已經見怪不怪了。什麼食不言,寢不語,在他們面前都可以忽略不計。
康熙看著兒子們吃的歡快,心中寬慰之下也是胃口大開,只覺得御膳房今日做的菜品特別合心意,很是爽快地大手一揮給了賞賜,躬身立於一旁的李德全聞言,立刻讓人去御膳房宣讀口諭,順便送去賞賜。
康熙雖然是個嚴父,但同樣也有慈父之心,他在每個孩子身上他都傾注了幾分關愛,雖然有偏有重,但不可否認他對所有的孩子都頗為疼愛,只是這份疼愛表現方式不同罷了。他認為公主可以千嬌萬寵,因為未來會用她們與蒙古聯姻,能夠享受自由與嬌寵的時間並不多,所以一般而言,康熙對於女兒都較為寬容。
當然這方面也是受到宜敏不小的影響,宜敏曾經交給他一份摺子,上面羅列的是太祖努爾哈赤至今,愛新覺羅家所有外嫁的公主格格的婚姻狀況以及子嗣情況,其中的種種數據觸目驚心,出嫁後能活過十年的公主格格居然不足一層,擁有子嗣的則更少,這讓康熙不由得對和親政策的信心有了動搖,對自家女兒的憐惜之心更是大起,也就默認了宜敏後來對公主教養方式的各種改變。
但阿哥不同於公主,身為愛新覺羅家的男兒,他們必須挑起祖宗社稷的重擔,為鞏固大清江山出力,若不從小嚴格要求他們學文習武,未來豈不是要成為紈絝子弟,他豈能允許自己辛苦治理江山被敗家子所累?幸虧到目前為止,最年長的四個兒子表現還算讓他滿意,不提被他視為繼承人的嫡長子承瑞是何等出色,嫡次子賽音察渾更是天生的將帥之才,將來輔佐承瑞一文一武,大清何愁不能興盛?
最為湊巧的是,老三和老四同樣是一武一文,搭配得恰到好處,兩個小的之間雖然時有所衝突不和,但是在兄長的調教下,兩人也只是會攀比競技,並不傷兄弟感情,這更堅定了他把這兩兄弟與各自額娘隔離開來的決心。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