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康熙榮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元靈真人嘆息一聲,有些無奈地看向康熙:「皇上既然已經從覺蟬那裡知道了天機,為何還要懷疑?天威不可犯,泄露天機之事可一不可再,否則只怕反倒改了命數,折損氣運。」

康熙皺起眉頭,他已經聽出了元靈真人的言中之意思,只是他有些不滿地道:「難道真的沒有什麼可行之策嗎?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朕的愛女應劫不成?」他也不藏著掖著了,直接道破自己就是要護著女兒。

元靈真人搖了搖頭:「人的命格分為九品,下三品可隨手改之,些許因果輕易可變,中三品若謹慎布局,尚有較大的轉圜餘地,最貴者乃是上三品,但最是難改,只因動則牽連甚廣。

如小公主這般上上品命格,任何妄動者都不會有好下場,覺蟬正是動了妄念才會賠上性命,否則頂多元氣大傷罷了。貧道與覺蟬不過伯仲之間,沒有那個能力逆天改命。」

康熙心中稱得上是大失所望,他確信自己派人去元靈觀請人的速度極快,皇覺寺的消息應該還未傳出去,何況當時在場的只有宜敏和自己,元靈真人卻能知道得這樣清楚明了,恐怕那覺蟬所批的命數是千真萬確了。

但是他就是不甘心,自己女兒既然有這麼好的命格,為何偏偏又有那般劫數降臨在她身上,短短十八年的父女緣分讓他如何能忍?他這輩子最恨受制於人,即使是天意也不能叫他屈從。

康熙直視著元靈真人,語氣淡淡卻極是堅決:「所謂先盡人事,後聽天命,朕若是認命之人,這天下只怕早已是另一番模樣,朕知道你們方外之人講究因果,那麼朕便許你們無邊善果,只要能保住朕的女兒,便是封國師、立國教也並非不能商量。」

他很清楚這些宗教和百家派系所求的是什麼,世俗皇權在他們眼裡既重要也不重要,他們在意的是自身教統的源遠流長,以及思想文化的傳承不絕,誰能得到皇權的推崇,誰就能在大勢上占據上風。

元靈真人面上不復雲淡風輕的從容,他面色凝重地反覆推算著,康熙此言一出,他能感覺涉及道門的天機瞬間變了,這就說明皇帝的許諾是真心的,而且是真正有實現機會的。

佛道二教之中派系林立,自漢唐起,但凡輔佐皇權成事者,該派系莫不是氣運大漲,例如佛教少林寺一脈,自唐以來一直源遠流長,歷經戰火而不熄,如今他元靈觀一脈有此機緣,究竟要不要抓住這個機會呢?

康熙也不催促,他只是靜靜地觀察著面前之人的反應,但是元靈真人除了面色嚴肅之外,並沒有其他多餘的反應,不由得心中有些失望,這位與覺蟬大師性格相差極大,甚至稱得上是南轅北轍,所以他向來比較欣賞覺蟬大師的灑脫隨性,只可惜這位忘年交已經圓寂。

他自然不會忘記覺蟬大師的功勞,對方又是送禮,又是打算收徒,最後還遭受天命反噬而死,對於皇覺寺一脈他肯定要多家照拂的,如今只看元靈觀的態度了,若是不識趣,他不介意換一座道觀作為皇家供奉。

元靈真人白眉一顫,終於抬頭看向康熙,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決然:「皇上若是不介意的話,小公主可隨貧道修道,所謂求人不如求己,唯有自身強大方可無懼,將來即使天命加身,亦可從容應對。」

他總不能說小公主原不該降生在此間,此乃九五之上的命格,本不該是人間所有,此方天地容不下她呀!以當今九五之尊的位格也頂多能與之有十八年的親緣,再多則有害無益。

那位皇后娘娘雖然未曾見過,但是能擔得起小公主此世生身之母,想來命格必然不低,覺蟬和尚一開始許是見小公主氣運沖天,這才見獵心喜想要收徒,等發現其命格奇特之後已經悔之晚矣,最終只選擇道化天地以保全皇覺寺一脈。

第313章 雲集景從(二)

元靈觀一脈在此間出世,本來就是走個過場,混幾分氣運罷了,誰曾想會遇上這種千載難逢的奇異命格,一旦沾染上當真是福禍難料,進則仙道有望,退則身死道消,可惜康熙是位殺伐果斷的雄主,容不得打馬虎眼。

康熙舒展了眉宇,笑著道:「真人乃是世外高人,能夠屈身為小公主授業,朕高興都來不及,如何會介意呢?」他終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名為授業,實為護道,他目前所能拉攏到的高人也就是覺蟬和元靈二人,如今只剩下元靈真人可以為女兒保駕護航了。

元靈真人起身稽首一禮道:「貧道必然盡心竭力,如今公主年歲尚小,貧道會每旬進宮為其授課三日,但其六歲後需到觀中修習道法,方能得到真傳。」他不敢收小公主為徒,只能讓其到觀中觀想祖師修行,他再從旁輔導,或許能有所成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