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綜英美] 模擬哥譚之我是市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蒂米左右看了看,這是一間書房的布置,書架上的書是空白的封皮,還不如面前的電腦有信息。

遊戲系統說:「是的,過勞猝死,而完成任務有機會重新玩家的人生。」

沒逝的,不過小小猝死,反正現在活了。

正所謂走一步看一步,實在不行嘎半路。

「哦好吧,具體需要我幹什麼?」

系統卡頓了一下,然後機械聲流暢地說:「請先探索您的城市,並根據提示完善您的城市建設。」

遊戲顯示的地圖變成了縮小的俯瞰圖,並迅速跳轉到了哥譚市舊城區內工業區,很多建築頂上冒出一片帶有一個水滴的氣泡,中間夾雜著一些帶有一個閃電符號的氣泡。

光標隨便點擊一個閃電光標,立馬彈出一個信息框顯示:該死的又停水了,一定是新工業區搶了我們的水!

這種基建遊戲遵循城市建設發展軌跡,任何現實城市問題都有可能在遊戲中出現,看來舊城區這邊停水停電了。

在檢查送水管道和電線線路沒有問題後,蒂米發現哥譚市今日水廠供水量是150萬噸,城市耗水量卻是167萬噸,今日發電站供電量是756兆瓦,城市耗電量卻是798兆瓦。

總體供不應求。

而且舊城區設備老舊,就近供送的水量和電力不足,而距離新的抽水站和發電站又太遠,所以出問題的是舊城區。

於是蒂米快速查看抽水站口,擴建城市原有的芬格河上游水廠,使得總體供水量能夠達到200萬噸,並調整送水管道,以達到增加供水量和縮短供水距離的目的。

至於缺電,發現舊城區早期建設了一大片的風力發電機,看發電量卻不盡如人意。

這種發電機便宜,是遊戲早期發電的第一選擇。

即便這一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並不是很適合風力發電,但也能夠滿足早期哥譚鎮的用電需求。

只是隨著地區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多,這種供應就低效而雞肋了。

蒂米認認真真地比對新增發電站的選擇。

哥譚市氣候多雨,太陽能不足,不適合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

地區臨海,水資源充足,適合修建水力發電站。

火力發電和核能發電也可以考慮,但是對於核能發電,蒂米看了看自己可以支配的不算大的金額,再對比核能發電站的高昂價格,再考量到被破壞的巨大代價和污染,自認保守的默默當作沒有這個選項。

蒂米直接賣掉風力發電站,改為修建水力發電站。

水力發電需要活水加勢差,哥譚不缺水,高度差也可以直接抬

高一端地勢做到,蒂米就這樣修建了兩個大型水力發電站,高壓電線架到舊城區,接到原有的線路上,補足需求差量,多的還可以輸入到哥譚市外掙一筆錢。

遊戲裡原本一片停水停電的標識瞬間消失了,工業區廠房上方飄起一陣小心心,兩秒後消失不見。

遊戲系統機械聲也及時給出反饋:「恭喜玩家,提高哥譚市民滿意度0.1,請繼續為市民服務,成為一個好市長。也許您的市長反饋信箱裡能給您提供工作方向,請您查看。」

電腦屏幕彈出一個名叫蒂米市長熱線的專用郵箱,蒂米隨便劃拉一下滑鼠滾輪,一條條的市民消息一拉見不到底,一看總數四百三十,而且在蒂米的視線中實時多了兩條。

蒂米看了最新的兩條,一條是來自舊城區的市民對解決供水和供電的感謝:哦來水了!來電了!我的工廠可以繼續開工了!感謝市長@蒂米市長,感謝哥譚!!!

哦這遊戲還挺像那麼一回事的,才做完事就收到感謝了,蒂米頓時動力滿滿。

她甩了甩手,手指虛虛抓握了兩下,放鬆雙手,感覺還可以繼續為人民服務,自己就是基建強者!

系統突然提示說:「玩家可以選擇存檔。」

遊戲有存檔功能,當然是多多的存檔。

趁著心情不錯,蒂米找到存檔選項,在這裡存了一個檔。

蒂米去看另一條信息,這是某個市民的抱怨:外地人很吵鬧,吵得我難以認真工作,@蒂米市長,可以把外地人都趕出去嗎?

沒有外地人,哥譚產品和服務賣給誰,收入全靠內銷嗎?

排外是沒有錢途的。

蒂米全當這條訊息是放屁,繼續看其他訊息,卻發現這種排外的還挺多,蒂米把所有這種訊息都叉掉,視作不需要處理,一數居然占了四分之一。<="<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