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沒有,只是,朕未曾想到,母后會,會……」
宣帝吞吞吐吐的說著,太后笑了笑: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這個道理聖上應當比哀家明白。」
「母后若是男兒,必定是一方梟雄。」
宣帝不由感嘆的說著,太后只是勾了勾唇,這才低頭抿了一口茶水:
「哀家跟聖上說了這麼多,是因為接下來的日子,哀家預備去雷恩寺祈福。」
「母后,朕沒有怪您,您所為都是為了朕,為了我大淵,若是老天要怪,也該朕與母后共擔才對!」
宣帝急急的說著,太后抬頭看著宣帝,欣慰道:
「聖上能這麼說,哀家做這些已經值當了。不過聖上,哀家也只能做到這一步,接下來的路,還需聖上自己來走。
哀家所為,雖為天下大義,但也該去替故人祈福懺悔,否則哀家這餘生怕是永無寧日。」
宣帝聽了太后此言,這才明白太后為什麼這麼快便願意讓權給自己,他看著太后,眼眸微濕:
「母后若要去,朕這就讓春鴻安排好一切,只是今年的年,朕還想要與母后一同過。」
太后沒有點頭,沒有搖頭,只是含笑看著宣帝:
「吾兒長大了。」
太后要去雷恩寺祈福,妃嬪們也不由得忙碌起來,以表孝心。
因著時間緊,眾人只能做一些小玩意兒先給太后。
皇貴妃一人獨占繡坊,這才為太后趕製出了一件黑狐皮斗篷,太后接過後,對她好一通誇讚,還看著皇貴妃已經微微顯懷的肚子,笑道:
「看來明年,哀家也能抱上小孫孫了。」
皇貴妃害羞退下,其餘妃嬪這才上前,幾個妃位倒是都很捨得,很快便輪到了姜曦。
姜曦親自動手,為太后繡制了一個袖籠,一個手爐罩,上面繡著松鶴常春的圖案,可若是從旁斜看過去,那繡紋又拼出幾個字眼:
『日月同輝,春秋不老』
太后接過袖籠,並未直接讓劉嬤嬤擱置在一旁,反而輕輕撫摸著上面的繡樣:
「你這孩子倒是有巧思。」
「博您一笑,是妾的福分。」
姜曦笑著看著太后,太后微微頷首:
「好好伺候聖上,聖上疼你,你也要知福。」
「妾謹遵太后娘娘教誨。」
太后這才讓姜曦退去,可能讓太后留姜曦說這麼會兒話,其他妃嬪也不由得側目。
聖上寵愛玥嬪也就罷了,怎麼太后娘娘也偏著她?
可是,這會兒卻無人敢說一二。
正當時,宣帝疾步走了回來:
「母后怎麼也不等朕下朝!」
太后看向宣帝,笑了笑:
「哀家又不是不回來了,聖上不必著急。」
「這是母后第一次離宮,朕豈能不送?」
母子二人又說了好一會兒,劉嬤嬤則趁著這個空當將其餘妃嬪獻給太后的東西收攏一番。
眼看著時候不早了,太后這才坐上轎子,緩緩離去,宣帝則站在原地,目送太后離開。
深秋的風,泛著刺骨的寒,黃葉飄萍,更添幾分蕭瑟清冷。
姜曦早早起來,坐在梳妝檯上閉目養神,稍後還要給皇貴妃請安,緩不得。
正在這時,華秋走進來道:
「娘娘,明思方才來傳話,今日皇貴妃身子不爽,免了請安。」
「哦?」
「奴婢已經讓人去探問其他宮中的情況了,娘娘可要再睡一會兒?」
「不必了,已經梳了頭,縱使不出門,也不過少簪兩朵花的事兒。」
錦香安安靜靜的替姜曦梳好了頭髮,等錦香梳完了頭髮,華秋也得到了確切的消息,確定今日不去請安後,姜曦這才去了書房。
這段時日,宮裡倒是難得的安靜,可總讓人覺得風雨欲來,姜曦一邊練字,一邊平復心情,等到一刻鐘後,這才徹底進入了狀態。
可卻不想,不過兩刻鐘,華秋便輕輕的叩了門:
「娘娘,趙昭儀求見。」
姜曦動作一頓,將毛筆擱置一旁:
「快請。」
這是趙昭儀第二次來飛瓊齋,上一次她是滿懷怨憤來此,卻不想被玥嬪娘娘開解。
而這一次,她仔細的看著屋裡的擺設,入宮數月,她也不是曾經一無所知的鄉間農女,堂中掛著的是吳大家的喜鵲鬧梅圖,看著便讓人覺得歡喜。
其下兩隻粉彩花果寶瓶中各插著一支應景的寶石梅花,中間則是一座錯金博山爐,散發著裊裊香氣,使得人一進來,便覺得暖香撲鼻。<="<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