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宮斗從選秀開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數日後,姜曦正叮囑華秋走一趟隆恩宮,瞧瞧靜嬪的胎像如何,卻沒想到從太醫突然登門。

「娘娘,從太醫來給您請平安脈了。」

錦香引著從杞入內,這是宣帝的吩咐,他自覺自己播種許多,總是盼著姜曦能早早有孕。

而從杞更是得令,他要親自每五日來給姜曦請一次平安脈。

「娘娘身子康健,並無大礙。」

「有勞從太醫了。」

姜曦含笑說著,是以錦香給了賞錢,隨後這才不經意道:

「聽聞令尊前些日子已經大好了,可要繼續回宮做事?」

從杞搖了搖頭:

「父親說,臣既得聖上青眼,也算是家中一喜,他也能輕省輕省,正要帶臣母親去各地遊歷行醫一番。」

姜曦微微有些訝異:

「從老太醫果真大丈夫,如此不慕榮華之人,倒是世間難尋。」

「娘娘您謬讚了,父親他就是閒不住。」

從杞一向敬仰自己的父親,這會兒聽姜曦誇讚仿佛比自己被誇還要高興。

「君子論跡不論心,從老太醫有醫天下萬民之心,本宮敬佩,你也不必推辭。

錦香,去取些銀兩過來,這些銀兩全做是本宮贈給令尊行路的盤纏。

醫天下之民這樣的大功德之事,從太醫應當不介意本宮蹭一蹭吧?」

姜曦笑眯眯的看著從杞那袖口露出的線頭,不著痕跡的略過,從杞卻不由得微紅了眼眶,有些窘迫的袖子上的線頭緊緊攥在掌心。

聖上初掌權,他這個入了聖上眼的小太醫,無權無勢,若是有人想要讓他為其所用,爹娘便是最好的入口。

這些日子,有些人的行事還算溫和,可卻也難保時日長了,發生了什麼意外。

為了不讓從杞為難,從老太醫想了一宿,決定離開京州。

從杞無法阻攔,只能看著年邁的父母背井離鄉,他將自己所有的賞銀都給了爹娘,只盼著他們行路容易些,容易些,再容易些。

從杞紅著耳朵,掌心裡的線頭都仿佛被汗水浸濕,他這才微微沙啞了聲音:

「多謝娘娘。」

姜曦含笑看了從杞一眼:

「是本宮要多謝從太醫能應允此事才是。」

從杞牽起唇角,露出一抹笑容,微抬起頭,看著姜曦那被風吹起的一縷鬢髮,只覺得心中一亂,他略帶狼狽的低下頭:

「今日臣來此,另有一事要稟報娘娘。日前,聖上遣臣給太后娘娘請脈,脈相雖有病態,可臣聽太后娘娘聲音中氣十足,倒是頗有些奇怪之處。

之後,臣又研讀了太后娘娘用藥的方子,倒,倒不像是為治病而為。」

從杞吞吞吐吐的說著,姜曦聞言,垂下眼眸:

「多謝從太醫告知,本宮知道了。」

從杞這才起身告辭,等從杞離開後,姜曦不由眯了眯眼,太后這時候裝病也要回宮,是因為潘氏,還是靜嬪肚子裡的孩子?

第108章

因著太后這一病來的急,和新妃入宮的事兒撞在一起,姜曦便與宣帝商議後,決定先以太后為主,新妃次之。

是以,太后回宮與新妃入宮乃是前後腳,只是新妃們剛一入宮,還不曾憧憬承寵後如何如何,便要先日日為太后抄經祈福,那叫一個苦不堪言。

「哼,哀家真是小看玥妃了!這是要用哀家壓著新人,讓她們不能出頭啊!」

太后不輕不重的一掌拍在了桌子上,劉嬤嬤連忙給太后奉上一盞溫水順氣:

「太后莫氣,仔細身子。玥妃攔得了一時,還能攔得了一世?這一次入宮的新妃可不是當初從民間採選入宮的無權無勢的民女。

玥妃縱使位尊,可她壓著新人不能承寵,到時候,便是朝臣們的悠悠之口,也會讓她讓步。」

「她現在這是讓哀家當這個筏子!也就是哀家這病,不甚嚴重,否則怕是要被人給怨上了!聖上也是個耳根子軟的!」

太后氣咻咻的說著,將溫水一飲而盡,正在這時,宣帝的聲音遠遠傳來,人未至,聲先至:

「母后!」

太后被嚇了一跳,手中的茶碗應聲落下,宣帝走了進來,看到地上的碎片,不由得皺了皺眉:

「母后這是……」

「哀家在雷恩寺清靜慣了,方才聖上冷不丁出聲,驚了一跳,不妨事。」

太后淡淡的說著,劉嬤嬤連忙帶人進來清理,可宣帝因為這一句話,心裡不由浮起一層不悅。

因著母后的事兒,他將新妃入宮的事都已經壓了下去,要知道,那些新妃後面哪一個不是他得用的能臣干將,自己在朝上好不容易將他們安撫好,母后見了自己未有喜悅之意

不說,還說自己驚擾了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