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夫郎文學裡瘋狂賺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豆漿放到了大鐵鍋里熬煮,周檀坐著小板凳彎著頭,往灶膛裡頭添著柴,時不時起身攪和幾下。

順帶著心裡大致算了下他目前的資產,拿出了懷裡那份藥材單子。

林郎中剛才親自過來把藥材送了過來,里正沒有讓錢三他們自己湊藥材,而是將銀子湊齊了交給林郎中配藥。

這是明著防止錢三家使壞。

林郎中還給他列了份藥材功效和價錢單子,讓他可以對照著補身體,或者去鎮上藥鋪賣藥換錢也不至於被哄了去。

那份單子如及時雨,解了周檀不懂藥的急。

面對不知道該如何感謝的周檀,林郎中當時只說了一句話:「別耽擱時辰了,趕緊做豆腐去。」

周檀:「……」

……

展開藥材單子——

土茯苓、山核桃、甘草、麻黃、桂枝、金銀花干、乾薑……

價廉價高都有,大多用於日常滋補或是風寒,樣數很多,每樣量都不多。

周檀仔細辨認著字跡,看到裡頭居然有乾薑還有些喜色。

林郎中面冷但心很細,每份藥材都挑揀著耐保存的法子處理好,最後還都用油紙包單獨包了起來,以防串了藥性。

周檀看完整張單子後,覺得暫且不急著將這些藥材賣出去,如果豆腐能賺到錢,留些日常藥材在身邊也安心一些。

既然這十兩銀子暫且變不了現,他將目光放在了剩下的銀錢上。

橋水村一共賠了五兩多銀子。

而除去牛車、黃豆錢和日結的柴火錢,周檀昨日和李桂兩人將先前買的東西交給老文叔後,又衝進了瓦子裡。

家中無甚存糧,他糾結半天,覺得光靠吃豆腐填飽肚子也不是個事兒。

南崖縣不屬於北地,也離梅雨紛紛的江南和西南十萬大山相隔甚遠,主要農作物是小麥。

至於大米,尤其是精米,被商人炒得價格高昂,他如今是吃不起了。

進了糧店:

一斗細面35文

一斗粗面8文

……

沒有經驗,周檀只能按照現代思維去考慮,現代一個成年男子的主食攝入是200克到400克。

但是在這個朝代,除了粗糧外,幾乎沒有其他營養攝入,所以這些面幾乎就是他大部分的營養。

雖然沒有研究過古代物價,他也聽說過諸葛司馬飯量之爭,一個成年人一天的口糧至少需要一斤。

也就是說,一斗面只能吃上半月左右。

粗面的糧價還在周檀接受範圍內,但口感實在不敢恭維。好不容易將米缸里的黑面吃完,他實在不想再體驗一把小刀剌嗓子的刺激了。

於是忍痛買了一斗細面、兩斗粗面,打算兩種面摻著吃,還能吃得久一點。

家裡鹽還剩下一些煮過的白鹽,但他還是又買了一合鹽。

小小一個茶杯大的竹筒,三十二文。

裝著周檀之前見到的那種青白色鹽粒子,裡頭還摻著不少泥土砂礫。

他原本還想買支馬尾青竹牙刷,結果一問價錢居然要二十五文!

周檀頓時覺得楊柳枝加青鹽渣子的組合又可以了。

豆腐還沒有賣出去,在見到回來的銀錢前,周檀還是打算省著點用,將銀子用在刀刃上。

至此,他這幾天一共花了一百七十多文。

除去跟春嬸子用銀角子換的碎錢,剩下五兩銀子皮兒都沒破一絲。

可見在這南崖縣一隅,五兩銀子的購買力有多強。

第11章 仗義

頭一盆豆腐到下午十分已經徹底成型了。

灶台上還擺著剩下半盆的漿,這是他留著明日早起起來做的原料。

一盆豆腐被他分成了好幾份,只給自己留下了一餐的分量後,周檀端著沉甸甸的木盆往村里走去。

林郎中家離他最近。

這回他站在院子外頭,還看到了一個小童,在看林郎中捏起了簸箕中的藥材在講解著什麼。

小童不敢走神,全神貫注地聽著林郎中的話,倒是傳授經驗的林郎中聽到了動靜,回身看了過來。

原本平靜無波的眼神,在看到周檀手裡端著的木盆時亮了一下,眼皮旁的褶子仿佛都舒展開了。

周檀:「……」

提神效果這麼強嗎?

周檀用腳擋開院門,走了進來,「林老,我來送點豆腐給你。」

林郎中趕緊吩咐小童,「去屋裡拿個碗出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