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累倒了,聽醫生的叮囑,調養了大半年。
這大半年裡,盧巡先生給他介紹了一份教書先生的閒差。不遠,就在京郊齊安縣的一所中學。他拜謝先生,欣然前往。
剛教了一個多月,就鬧出了麻煩事。
他班上的一個學生,沉迷於時下流行的武俠小說,真的相信有輕功存在,想練成飛檐走壁,天下無敵,就翹了課,一個人跑去武當山上,發誓不學成天下第一,絕不下山。
校長大發雷霆,遷怒於他這個班主任。
當時,武俠小說在文學鄙視鏈最底層,盧巡先生也瞧不上。他向來以盧巡先生為榜樣,也認為寫武俠小說,不是正經做學問。便在校長的引導下,發自真心地,寫了一篇痛陳武俠小說毒/害青少年思想的學術報告,在全體師生大會上高聲朗讀,結束時掌聲雷鳴,贊聲一片。
最最重要的是,他將這份報告,寄給了盧巡先生審閱,獲得了偶像的回信與肯定。
身體調養好了,他就離開了縣中學。
耿少帥升官了,招他回到耿公館,做自己的中英文秘書。
由於不習慣上的種種習氣,半年不到,他就辭掉了這份旁人看來,十分光鮮體面的工作。
正巧,華豐銀行的行長徐時寅,家裡正在外聘家庭教師。
文筆出眾,又正經畢業於京師大學堂的常福為,就去徐公館,給徐家的三公子和四小姐,每天補習功課。
說是師生,當時的常福為二十七歲,四小姐二十一歲,兩個人差了六歲,都是成年人了。補習的過程中,四小姐為他的廣博學識所折服,產生了超越師生的感情。兩個人順理成章,走到了一起。
徐時寅認為,時局動亂,南下要比北上安全。
他便在滬中電報局,給常福為謀了一份薪水尚可的閒差,叫女兒跟著女婿,移居到了上海。
白話文運動,由北平興起,在上海得到廣泛發展。
當時,常福為的髮小,也是他在滬中電報局的同事引劍堂主,因為寫武俠小說,名利雙收。
好奇心驅動,他開始偷偷摸摸看起了武俠小說,並一發不可收拾,看了一本又一本。市面上流行的武俠小說,幾乎都看完了,他也手癢了起來,欲加入到武俠小說的創作大潮中,但想起自己曾在齊安縣中學的全校大會上,痛批武俠小說的過往,又羞慚不已……
終於,在引劍堂主的鼓勵下,破除了心魔。
他用了兩天的時間,就寫出了《馭劍飛仙》的前十六回,經由引劍堂主,投稿到《快意林》。《快意林》的主編收下了他的稿子,但認為他的本名常福為太接地氣了,需另取一個筆名。
筆名叫什麼呢?
他苦惱著,回家同四小姐商量。
心思靈透,又通情達理的四小姐知他心結,便說了,『我曉得,你在夷陵老家有個初戀,她後來的遭遇,你一直都無法釋懷,在心底里為她留了一個小小的角落。這是人之常情,我都能理解。這樣吧,你就用夷陵老叟作筆名,紀念她吧!』
夷陵老叟,寓意人在滬上、心老夷陵。
就這樣,《馭劍飛仙》開始在《快意林》上連載,次年出單行本,後續又賣出電影改編、京劇改編的版權,成為了民國武俠一面新的旗幟。
他的讀者越來越多,漸漸多過了前輩刀戈和引劍堂主。
可惜好景不長。
七七事變,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
夷陵老叟的名氣太大了,大到日本人「誠意」邀請他,到偽政府的文/化部門出任偽職,宣揚日本的「先進」思想,美化日本侵/華的行為。
作為一個中國的底層知識分子,夷陵老叟是有氣節在的。
他平日裡寫武俠小說,寫的是拯救蒼生的大義,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亦不能屈,豈能做那人人唾罵的漢奸走狗?
他屢次拒絕的行為,惹怒了日本人。
日本人便給他扣了一頂「重慶特務」的帽子,抄了他的家(導致《馭劍飛仙》後半部分的大綱設定,全部遺失),把他關進了監獄,變著花樣地酷刑折磨。
到四年後出獄,他的一雙眼睛,在辣椒粉的摧殘下,已經完全失明了。
他承受不住身心的重創,在朋友的勸誘下,吸食上了鴉/片,以減輕心理上的巨大痛苦,生活因而變得十分拮据。四小姐想帶他北上,投靠父親,卻得知,北京正在糧食管控,徐家一大家子吃飯都成問題。
雅集書局的孔老闆聽說了他的境遇,將他接去了孔宅。
孔老闆敬佩他有滔天才華,又不失民族大義,待他禮遇有加,鼓勵他繼續創作《馭劍飛仙》,莫要辜負了讀者們的期待,也莫要浪費了自己的才華。他看不見了,沒辦法自己寫了,孔老闆就給他請了兩個助理,由他口述故事情節,助理來記錄。他的創
作熱情再度燃起,中斷了的《馭劍飛仙》,得以寫下去。
為了報答孔老闆,抗戰勝利後,他將作品版權,都交給了雅集書局。
戰後書市火熱,夷陵老叟的稿費越來越多,名氣也越來越大。<="<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