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裡都跟著臻哥混,好處得了不少。這兩人一個讀過書,一個機靈,是上陽村混子中最滑不溜秋的兩個。
他倆平時吃啥都不吃虧,能親自下場幹活,這事准錯不了。
混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真被說服了,也不管昨晚上大隊長到底怎麼挨家挨戶地敲門讓他們今個別來幹活了。
等集合的時候,第一小組已經有38人了,其中16個是聽了衛解放一番勸說,後來加進來的,各個都是壯力。
第一小組帶隊的是昭顏和賀臻,因為剛開始大家對天麻還辯認不了,需要她先確定採挖區,而賀臻,是因為他比較熟悉山裡的地形。
第二組負責將採挖回來的天麻上秤、分級、然後清洗。
第三組人將清洗乾淨的天麻進行蒸製、晾冷、乾燥、包裝。
第二第三小組的活比較輕鬆,婦女和老人都可以做。他們做這些活,昭顏還更放心,畢竟更細心些。
第四組人兜底,對分裝好的天麻再次查驗,確保藥品的質量上乘,保存完好、藥品新鮮。最後給包裝好的天麻貼上標籤。標籤上註明品名、天麻的等級、產地,包裝日期、保存的注意事項等。
而知青所來的那三人,也派上了大用場。
秦綿和鄭曼玲都是高中畢業的,秦綿親和力比較好,鄭曼玲比較有魄力,能壓住人。
所以,前者被昭顏招用了,暫任向陽小學的老師,按照上工記分,還有村裡的補助。要發展教育,不是單單她一個老師就夠了,她有更完善的全面發展計劃,需要循序漸進。
秦綿當然沒有意見,還覺得非常開心。
一來可以和她的榜樣共事了,二來教書相對於上工,本來就是個輕鬆的活計。她原先不想來,是因為聽說上陽村的村民們對老師抱有敵意,不認可讀書識字,也不讓孩子們上學。但短短几天,徐老師已經讓村民們的思想有了改觀,學校里也有了學生。
而且徐老師想得非常周到,特地給她介紹了兩個人——衛解放和吳鐵柱替她站崗。但凡哪家孩子家長刁難她,都不用她出面,衛解放腦子好使,吳鐵柱體格好,兩人一互補,這就把秦綿擔心有人惹事的顧慮給打消了。
工作輕鬆,既有工分,又有補貼,還沒有麻煩事,這工作怎麼看怎麼好,秦綿心裡美滋滋的。
而鄭曼玲被昭顏帶在身邊,培養成副手,從天麻的識別和特性,到清洗的細節,還有蒸製晾乾的注意事項等等,整個流程都傾囊相授。
鄭曼玲在一旁聽得仔細,同時眼神複雜。
終於,她忍不住問道:「你什麼都教給我了,就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昭顏剛拿起一個第一等級的天麻,採挖得很小心,沒有破壞箭芽,她又放在手上掂量了下,遞給上秤的人員,才有空轉頭看向她,淺笑道:「不怕,我會的不單單只有這些,上陽村的變化才剛剛開始。」
此時,鄭曼玲只是震驚她如此自信,而數年後,等上陽村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再尋不見貧困村的一絲一毫跡象時,她才讚嘆,她當年確實有這個資本說那樣的話。
隊長潘勇也不閒著,他識字,等到第四組人查驗完裝袋,標籤的事全部交給了他。
一旦忙碌起來,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眨眼間又過去一周,而第一批的野生天麻已經採收處理完畢,平均差不多5斤鮮貨製成1斤乾貨。這批量製成了100斤乾貨,分兩袋子裝,一袋50斤。
一切準備就緒,第二天一大早,昭顏、賀臻、六子,帶著100斤的乾貨天麻,坐著老吳頭的牛車去鎮上了。
到了鎮上,再輾轉買了去縣裡的車票。
牛車自然比不得自行車,這次他們到縣裡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
昭顏擔心縣委下班,他們先去的縣委,把上回說的人工種植天麻的可行性方案遞給劉秘書。
劉秘書看到賀臻和徐知青出現,也是驚喜萬分,接過昭顏遞過來的筆記本,沒想到這麼快方案就做好了,他隨意翻動了下,發現不單單有詳細的文字描述,有的還在旁邊配有插圖,就連他這個沒搞過種植的,都能看懂,可見小姑娘花了多少心思。<="<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