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狗血文里當皇帝[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眾人:「……」剛太后果然撒謊了,還說什麼早就提過要給張氏晉位份。

太后氣得暗暗咬牙,這小子蔫兒壞,定然是和裴見戚學的。

韓晝又向幾位命婦問好,原主對這些人都有些對不上號,韓晝還是穿來後從張俠等人口中了解了宗室的信息。

這幾位家中都是被拔了牙的老虎,不足為懼。既然如此,當然是越恭敬越能彰顯皇家恩澤。

韓晝就十分熱情,不僅關心老王妃的身體,還關心他們家中子弟,聽說有幾位家中子弟二十多歲手上沒個差事。

韓晝立刻答應道:「回頭朕與表兄和謝尚書商議一下,安排他們進六部歷練。」

幾位王妃沒想到自家兒孫還有入朝做事的機會,紛紛謝恩。

外命婦們陸續到了,按品階入內向太后行禮。

謝家女眷作為太后娘家人,是與幾位國公家的老太君一同入內的。這算是對太后母家的優待。

眾人行禮畢,謝母注意到張氏母女不在,就隨口問了句。

太后本來都已調整好神情了,提起這個,臉色又不禁有些難看。

謝母得知張才人晉封貴太妃,也十分意外。女兒入宮後頗得先帝喜愛,其他妃嬪都成了擺設,唯獨張才人,先帝還偶爾去他宮裡。

張氏雖十分恭順,在太后跟前謹小慎微。但也給女兒添了不少煩惱。

原以為先帝駕崩後,張氏徹底沒了倚仗,只能靠著太后和謝家。誰料陛下會在太后聖壽時來這麼一招,這不明顯是在噁心人嗎?

偏偏人家是打著太后的名義,太后還得夸陛下懂事,想的周到。

不一會兒,換了衣服的張貴太妃和二公主來了。

韓晝就夸妹妹漂亮,親自拿了吃的給她。

安國公趙昌元的母親就笑道:「陛下與弟弟妹妹關係和睦,先帝在天有靈,一定十分欣慰。」

「朕小時候就常聽父皇叮囑,說我是長兄,要照顧好弟弟妹妹們。」韓晝道:「朕一直謹記在心。」

太后:「……」這小子真是滿嘴跑馬,她才不信先帝會這樣交代。

這樣一說,好像先帝本就希望陛下繼位一樣,若不希望陛下繼位,又怎會讓他照顧弟妹?

幾位老太君本就和謝黨不對付,聽了這話,看太后和謝母的眼神都不由帶了幾分嘲弄。

太后:「……」

太后實在不想看小皇帝和這幾位國公夫人在這裡演戲,就說讓韓若年帶著弟弟妹妹們去外面玩兒,在這兒坐著也是無趣。

韓晝就說帶著姐妹和兩個弟弟去前殿,跟宗室的叔伯兄弟們說說話。

孩子們走了,第一批老太君也告退去設宴處等待。

剩下的命婦們一批批進來行過禮,等到最後一批,也就是品階最低的命婦,太后才說讓她們坐下說說話。

這其中大多是三四品官員的母親,也有一些武將勛貴的妻子。

太后就又當著這些人的面誇起長公主做事周到,「……可惜若年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幫不了哀家幾年。」

「也不知誰家能有這樣的福氣。」一名官員的母親就笑道。

「哀家早就開始操心這事兒,左看右看竟沒一個能配得上若年。」太后道:「但這事兒再耽擱下去,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哀家不上心。你們家裡若有年紀合適的孩子,就帶來讓哀家看看,就算家裡沒有,你們在外面認識的人多,要知道有年紀相仿的,不妨告訴哀家。」

在太后的計劃里,她是想給長公主找一個出身看起來不錯,但沒有實權,本人條件也不好的人家,這番話也是要說給前面那些宗室婦聽的。

但因為那道聖旨,那些宗室婦對小皇帝和長公主印象不錯。定然不會介紹條件太差的人做駙馬,反倒容易給姐弟倆找個助力。

太后只能退而求其次,給長公主找個出身不那麼高的人家。這樣的壞處就是,別人會說她這個當嫡母的對長公主的婚事不上心。

但太后現在也顧不得什麼慈母名聲了,先把長公主打發了再說。

父親在外面想拿捏一名三四品的官員易如反掌,量他們也不敢真去幫助姐弟倆對付謝家。

幾位命婦口中答應著,心中卻在琢磨尚公主的利弊。

這幾人家裡恰恰都有年紀合適的孩子,小一些的十六歲,大一些的十七八,家中也正張羅著給他們說親。

若孩子能尚公主,不僅未來有了倚仗,家裡也能一下從普通官宦人家變成皇親國戚,就算駙馬本人扶不上牆,也能拉扯一下家裡其他人。

但是,眾所周知,陛下的皇位坐的並不穩,前有攝政王獨攬大權,後有太后和謝黨虎視眈眈。長公主作為陛下一母同胞的姐姐,命運與陛下緊緊聯繫在一起。

若是哪天皇位換了人,陛下和長公主恐怕連活路都沒有。

幾位老夫人都沒立刻介紹家中的孩子,只說會留意著,若有合適的,一定打聽清楚,再來稟報太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