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直播:老祖宗們指導我修文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清朝,康熙眯了眯眼,《永樂大典》藏於宮內竟然被損毀,看來就是這個八國聯軍與大清覆滅脫不了關係!

想到與自己通過信的路易十四,難不成是法蘭西?

下面的大阿哥已經按捺不住憤怒:「皇阿瑪!蠻夷之國竟然敢侵略我大清,兒臣請戰!」

老八給了老九老十一個眼神,起身附和了幾句。

康熙又如何不憤怒呢,擺擺手,只是還得聽天幕細說下去,這筆帳,慢慢算!

【落後就要挨打,封閉就是自取滅亡。其實朱棣在位之時曾經派遣鄭和七下西洋,探索了海外的世界,彰顯大明國威。】

【可惜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後,便逐漸減少了下西洋的投入,直到後來被廢止。】

永樂年間,朱高熾一聽立馬就跪下了。

朱棣冷笑一聲:「怎麼?太子對朕下西洋的舉措很不滿意?」

朱高煦暗自咬牙,最終還是老大繼承了皇位,可惡!

朱高熾擦了擦頭上的汗,告罪道:「兒臣絕無此意啊!」

朱棣沒說話,轉了轉手中的扳指,最終還是選了老大麼?「仁」,倒也符合老大的性子,能得此廟號說明這皇帝倒也做的不錯。

【自朱元璋實施海禁政策以來,明朝逐漸走上了固步自封的道路,到了清朝實行閉關鎖國之後,華國就徹底落後於西方了。】

【直到英吉利用堅船利炮轟破了我們的國門,統治者才如夢初醒。】

葉楚語氣低了下去:【華國也迎來了近百年的恥辱史,直到偉大的領導者帶領我們趕走侵略者才建設了如今的新華國。】

明朝,朱元璋急了,拉著馬皇后的手:「咱家實行海禁是為了抵禦倭寇,可不是要封閉大明!」

馬皇后輕輕拍了拍他的手:「陛下莫急,如今有天幕示警,一切還為時不晚。」

朱標也附和道:「父皇,咱們如今還可以重新策議,來得及。」

清朝,屋內的下人跪了一地,鴉雀無聲。

任誰聽到王朝覆滅的消息也難以平靜,康熙眼神一冷,英吉利!

如今海外的蠻夷小國竟然已經發展到如此地步,還敢覬覦我大清?

想到前幾日收到的路易十四來信,看來自己也得考量下如何打探這些海外諸國的虛實!

第9章 朱棣:論造反的可行性實踐

【我們說回朱棣,其實鄭和下西洋為大明朝帶來了許多奇珍異寶將近兩百種,香料珠寶,糧種食物,這其中甚至包括了畝產最高可達3000斤的土豆!】

秦朝,嬴政的呼吸不由急促起來,3000斤!要知道如今大秦的主要作物稷(小米)也不過畝產150斤!

海外竟有如此奇物!

「李斯,傳令墨家鉅子,朕將海船製造的任務也一起交給他了!若真能尋回土豆,朕必有重賞!」

唐朝,李世民也是心中一驚,3000斤的產量,就連如今南方產量最高的水稻也不過770斤,若能得此作物,我大唐不知能存活多少的百姓!

但一想到目前朝中的狀況,恐怕是拿不出那麼多的錢支撐海外探索的需要。

長孫無忌看了眼自家陛下無奈的神情,立馬猜想到了其中緣由,隨即一拱手:「陛下,雖然如今我大唐暫無餘力發展海外,但臣相信只要我們大唐上下一心,日後定能劍指海外!」

李世民會心一笑,自己敢冒天下之大不諱登上帝位,自然有信心帶領自己的王朝邁向更加強盛的未來!

宋朝,宋哲宗趙煦也是心神搖曳,若能得此神物,我大宋軍隊的後備糧食便有了保障,精心備戰下定能讓那野心勃勃的西夏有來無回!

葉楚接著說道:【但其實仁宗停止下西洋之舉也是有自己的考量,下西洋雖然大大彰顯了大明的國威,但其中耗資也是不容小覷!】

【整整28年,鄭和帶領船隊走遍了亞非地區,最遠甚至到達了非洲東海岸。】

【要知道這可是600多年前,沒有GPS定位,沒有現代技術,這無疑是一次偉大的壯舉!】

【但這支來自明朝的超級船隊,光是每次出海的人數就超過2萬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兵良將以及各中好手,武器糧草,航海所需應有盡有。

【那各位觀眾猜猜鄭和船隊每次出海要花掉多少錢呢?】葉楚笑著問道。

明朝,朱元璋先前為土豆的出現對鄭和大加讚賞,這會兒子已經開始肉疼了,這得花掉多少銀子啊!狠狠瞪了朱棣一眼,這個敗家子!

三國時期,各家主公都對土豆非常的眼熱,畢竟在這個災難頻發的東漢末年,糧食是實實在在的救命之物啊!

曹操光是聽葉楚的描述,就已經能猜想到這是多麼高昂的支出,感嘆著搖了搖頭:「出海,如今恐怕吾也是有心無力啊!」

劉備更是拉著諸葛亮的手,哽咽著說:「亂世之中,苦的是百姓啊!備只恨自己無能!」

漢朝,劉徹光是聽著就已經羨慕嫉妒恨了,怎麼同樣是抵禦外敵,這個明朝就有錢,甚至還有錢出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