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直播:老祖宗們指導我修文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以朱元璋的眼光自然看出南下這步棋雖險,卻是破局的好方法。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只要朱允炆不在了,憑著老四的聲名戰功,這皇帝舍他其誰?

【這一戰擊潰了朝廷的主力軍,也讓朱棣的南下之舉變得順遂了許多。】葉楚嘆了一口氣。

【也許歷史真的是個輪迴,一千多年前同樣決定著楚漢命運的垓下之戰也發生在靈璧附近。】

【那一戰,名震天下的西楚霸王項羽自刎烏江,而出生微末的劉邦則問鼎天下,創立大漢。】

漢初,劉邦面露緬懷之色,項羽啊,好久沒聽到這個名字了。他端起手旁的酒杯撒在地上,遙遙祭奠了一下這個老對手。

想當年崢嶸歲月,豪氣萬丈,一手創立了大漢,自然希望它能百世,千世,萬世的傳承下去。

結果,唉,想起自家強勢的婆娘,也不知道盈兒那軟弱的性子是隨了誰,真是頭疼。

【朱棣率領燕軍一路高歌猛進,直至鎮江,將軍隊駐紮在龍潭,僅僅距離京師30公里,朝廷大驚。】

【朱允炆與方孝孺商議派使臣和朱棣和談,拖延時間,實在不行城中尚有20萬守軍可以堅守京師,等待救援。】

葉楚玩味一笑:【其實方孝孺說的是對的,即使朱棣已經兵臨城下,但京師並不是這麼好攻破的。那麼朱棣又是如何不費吹灰之力的進入京師的呢?】

【那又不得不提到我們的一個老熟人了,可謂是幫了朱棣一個大忙。】

【各位觀眾有猜到是誰嗎?】

第16章 李景隆:堅守城門是你的謊言!

【沒錯!就是我們熟悉的大明戰神李景隆!】

曹國公李文忠:為什麼還有這臭小子的事!

小朱棣:啊?怎麼又是他?他真的不是我安排的內應嗎?

李景隆:滾啊!我真的不是!

朱允炆(幽怨):你真的不是嗎......

【在朱棣兵臨城下的時候,朱允炆派出去募兵的大臣們尚未返回,只能先任用留守在京的諸位親王以及武臣們鎮守各門。】

【這其中當然就包括了出生武將世家的李景隆,emmm,怎麼不算是武臣呢?】

葉楚一攤手:【咱們也不知朱允炆是怎麼想的,還將皇城西北面的金川門鎮守之責交給了李景隆和谷王朱橞。】

【這兩個人一個是送出五十萬大軍的大明戰神,一個是聽到燕王起兵連夜逃跑的親王,怎麼看都靠不住啊!】

洪武末年,朱元璋都無語笑了,他都懷疑朱允炆是不想當這個皇帝了。

他十分疑惑的開口:「允炆,你告訴朕你是怎麼想的?」

朱允炆羞的滿面通紅:「想來孫兒當時手中無人可用,不得不啟用李景隆,若是他能守衛好應天府,也算是他將功折罪了。」

天幕上的葉楚適時開口:【事實也確實如此,這兩人看見朱棣的大軍已到城樓之下,火速就開門滑跪投降了。那是一點都沒想起皇宮中焦灼等待的建文帝啊!】

如果此時李景隆在朱允炆麵前的話,朱允炆特別想大聲質問他!

孤如此信重你,一而再,再而三的給你將功補過的機會,為什麼要背叛我!!

【時至今日,我們無從揣測李景隆的心思,興許是覺得朱允炆大勢已去,不如早日倒戈掙一個從龍之功。】

【總之在他開門投降之後,擺在朱棣登基面前的阻礙,只剩下了大侄子朱允炆。】

洪武初年,眾人都是一陣沉默,燕王可不是建文帝,擺在朱允炆麵前的似乎只剩下了死路一條。

小朱棣有些不安的看向朱標:「大哥......」

朱標閉了閉眼,輕輕嘆了一口氣。

【但是朱棣進京後,朱允炆卻意外失蹤了。】

洪武末年,朱元璋本來內心十分沉痛,再怎麼無能也是自己一手培養的親孫子,皇位之爭素來殘酷,允炆他......

驟然聽見葉楚此言,猛地抬頭,什麼意思,難不成老四他留了允炆一命?<="<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