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直播:老祖宗們指導我修文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定都於北平不僅可以抗擊入侵的蒙古人,更能夠藉此將控制輻射到東北地區,向南也可以掌控中原,維護全國的統一。】

【可對於大多數官員來說,他們的家族親朋全都在南方,不願意北遷,極力反對此事。】

【但他們忘記了,朱棣會聽他們的嗎?】

第17章 令人心動的獎品

【當然是no!】

【朱棣可不是任由文官操控擺布的建文帝,況且擺脫建文朝這些留下來的文官掣肘也是他遷都的目的之一。】

【所以即使大多數人都反對,朱棣依然頂住壓力遷都北平。】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如果不想大明成為第二個南宋,更為了維護大明的長治久安,必須北遷。】

趙匡胤:??我的大宋怎麼了,怎麼裂開了?

宋哲宗:有種不好的預感......

【歷史會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歷史會客觀的記載他的功過。朱棣也許不是一個好人,但確實是一個好皇帝。】葉楚總結道。

【他能文能武,開拓疆域,時至65歲仍然帶軍親征,最終去世於北征回師的路上。】

【在這裡用《明史》里特別喜歡的一段對朱棣評價作結:「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秦朝,嬴政端起酒杯隔空遙敬這位武德充沛的帝王:「敬明成祖!」

唐朝,李世民就更加欣賞這位和他一樣同樣擅長軍事的後代帝王,端起玉盞一飲而盡:「敬朱棣!」

洪武初年,聽到朱棣死於北征途中,朱元璋嘆了口氣,拍了拍朱棣的肩膀:「老四,你做得很好!」

朱標也是一臉慈愛的摸了摸小朱棣的頭:「四弟,做的不錯。」

頓時小朱棣的眼眶就紅了,自己能明白未來的自己,生怕自己愧對了大明,愧對了父兄,所以不敢有一絲懈怠。

擦了擦眼眶,朱棣嗡聲嗡氣的說:「大哥要好好保重身體,我朱棣將來要做最威武的大將軍,為大明徵戰四方!」

朱標輕輕一笑,「好。」

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只要朱標在,陛下是不會傳位給其他人的。

而對於小朱棣來說,長兄如父,大哥從小就照顧他良多,闖了禍也為他承擔,能力也是卓絕,當然不是討人厭的大侄子能比的!

而此刻的洪武末年,朱元璋沉默了許久,嘆了一口氣,終於還是下定了決心。

「老四,你先退下吧,明天按時上朝,允炆你留下,皇爺爺有話跟你說。」

沒人知道他們聊了什麼,只是第二天朝會之時,朱元璋石破天驚的宣布了一道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纘膺鴻緒、夙夜兢兢,今重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

「嫡四子日表英奇,天資粹美,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於洪武三十一年,授朱棣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

朱棣按捺住內心的激動,行叩拜大禮:「兒臣遵旨。」

朱允炆雖然眼眶微紅,但也知道如今大勢已去,就算皇爺爺讓自己登基,四叔心中仍會不甘,很可能大明會再起戰亂。

朱允炆也不得不承認,四叔比自己更加適合做大明的帝王。

而且如今聽天幕說四叔這個永樂大帝功勳卓著,這些個大臣哪裡還願意支持自己,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朱允炆也跪倒行禮:「孫兒接旨。」

下朝後朱元璋還是敲打了朱棣幾句,「如今允炆已不再是太子,日後便叫他做個閒散親王,安穩度日吧。」

朱棣恭敬應是。不過是個小兒,只要他安分守己,看在大哥的面子上我朱棣還不至於容不下他。

不知不覺,葉楚已經走到了故宮的出口,朝空中揮了揮手,笑著說:【到這兒故宮也逛完啦,關於朱棣的故事也講得差不多了,今天的直播就到這裡啦。】

【這次留給大家的討論問題是:你認為在古代京師在南方還是北方好?】

【這次給大家準備的朱棣騎馬出征的鐵製擺件及書籍《養好一匹優秀戰馬的注意事項》共三套哦!】

秦朝,王翦一眼就注意到了擺件中朱棣的戰馬。

激動不已:「陛下,這擺件之上似乎有物品懸掛在馬匹身上?」<="<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