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從吃軟飯開始的逆襲人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陳小鋒那個眼神,沈月如這輩子都不會忘記,他當時只是很平淡的說了一句:「因為這個假設不成立,我只有你,沒有媽媽,我是孤兒,在福利院長大,老院長說第一次見到我的時候,是冬天,下著小雨,有一個女人抱著我,把我放在了福利院門口,就匆匆跑了,那個女人在襁褓里只塞了皺巴巴的幾十塊錢。」

沈月如聽到這個答案,忍不住捂著嘴,心疼的看著陳小鋒。

她很難想像,陳小鋒這樣的一個人,是如何在那種環境裡走到今天的。

第12章 :姓名、出生年月、生辰八字

沈月如同陳小年談起了很多往事,陳小年的思緒仿佛也跟隨她的話語回到了數年前。

陳小年真誠的露出笑容:「鋒哥,那麼多年了,你們也算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

陳小鋒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只是眼眸閃爍,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福利院在昌興,老城區,不過這幾年因為國家扶貧政策,加大力度對老城區建設開發,這裡的環境也煥然一新,變了一副嶄新的面貌。

福利院的名字叫『向日葵之家』,規模其實不算大,最多的時候有180多個孩子在這裡同吃同住,現在這裡也僅只有三十幾個孩子。

陳小年還記得福利院的訓言。

上聯:葵心向陽迎暖日,笑對風雨。

下聯:愛意盈院護幼苗,夢逐星辰。

橫批:溫暖同行。

對陳小年而言,福利院的老院長是一個充滿大愛之人,他才是真正的脫離了低趣味的人。

他嚴厲又慈祥、嚴謹又灑脫、理性又感性,他五十多歲,姓陳,未婚未娶未育。

陳小鋒說,這幾年因為網際網路的發展,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常常都會對福利院進行捐贈,經常會送來一些牛奶、零食、玩具、文具和捐款,條件比起以前好多了。

三人來到福利院看望了一些孩子以後,也如願以償見到了老院長。

他看到陳小鋒的時候,老淚縱橫,抓著陳小鋒的手,說長大了,一晃眼都長那麼大了。

望子成龍是每一個父母的期盼,而老院長是看著陳小鋒長大的,如今看到陳小鋒已經憑藉自己的努力成長到今天這樣可以獨當一面,他也由衷感到欣慰。

「小年也來了,好孩子,過來。小年,你也是,今年每個月都寄錢過來,你剛出社會,賺錢也不容易,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哪裡都需要錢,你這……唉。」老院長用布滿老繭皺紋的手握著陳小年的手腕。

陳小年笑道:「這都是應該的。」

「從現在起,以後,千萬別寄錢來了,心意我領了,你都25歲了,是該為自己考慮了。」

說完,不等陳小年拒絕,老院長態度嚴厲:「不然以後你再也別來看我。」

陳小年哭笑不得,只能答應。

三人在福利院吃了個午飯,期間,老院長也問了一些關於陳小鋒、陳小年二人的近況。

得知陳小鋒下個月就要訂婚了,老院長也是為二人表示祝賀,又欣慰又自豪。

陳小鋒和陳小年算是福利院裡為數不多的,還是襁褓嬰兒的時候就被遺棄在福利院門口,是老院長拉扯大的,是看著他們長大的,無異於他的半個親兒子。

看到二人都有了一個美好的前程,終於長大成人,他也感到驕傲。

「對了小年,你來的正好,我正好有一個東西要給你,最近忙,也怕打擾你工作,就一直沒敢聯繫你。」

陳小年一愣,「給我?什麼東西?」

老院長示意三人稍等,他就步履蹣跚的站起來,在辦公櫃裡搗騰,然後拿出了一個盒子。

他當著幾人的面打開盒子,裡面是一個襁褓,一個肚兜,還有一個灰敗的、巴掌大的小袋子,類似小福袋,紅包大小,看布料,雖然久遠,但也能看出做工精巧。

「當年,那天晚上,我起夜,聽到哭聲。」

那個年代,福利院沒有經歷過第一次翻修,都是低矮的平房,屋裡沒有洗手間,廁所在外面,類似農村那種茅坑。

老院長摸著手上的小福袋,「我推開門一看,就發現你躺在地上,小臉被凍得發青,瘦的跟一隻小貓一樣。」

「這個東西呢,當時就裹在你懷裡,按照福利院的規矩,本來一切屬於自己的東西,都會等孩子滿18歲、或者被人領養時,走出福利院的時候,才會給他,就當留個念想吧。」

「但是那一年福利院裝修,這東西就不見了,我一直在找,前兩年福利院改建,在旮旯角落才找到。」

陳小年一驚,手也有些抖,「這,這是什麼?」

「你自己看看吧。」

老院長把這枚小福袋遞給了陳小年。

福袋輕飄飄的,它還有扣子,是兩枚溫潤的玉珠,由紅線串引。

陳小年接過福袋,心情卻無比沉重。

那麼多年了,他一直覺得自己就是個沒爹生、沒媽養的可憐人。

小時候,看到同期的一些小朋友,有很多都被領養走了,有了新家庭,有了父母,他很羨慕,但從未輪到他。

因為陳小年小時候不長個,不知是營養不良還是基因問題,一直到16歲,都跟個小豆丁一樣,上了高中身高才開始突飛猛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