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書後只想擺爛養崽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知道。」陳延予老老實實回答。

他表面上是答應了,心裡則是暗暗想著,反正主動的是他,那到時候還不是……

林安瑤不知道陳延予在想什麼,她已經被哄好了。乖乖起來洗漱,跟著陳延予出去吃了飯。

下午陳延予還要上工,林安瑤實在閒著不知道幹什麼好,她就在家裡用麥稈做手工。

村里去年的麥稈多,山上的柴火更耐燒,大家都上山砍柴,麥稈沒有什麼人稀罕,通常都是用來蓋屋頂。

她打算用麥稈先做一個小筐試試看,如果成功了就多做幾個,拿來當收納筐。

說干就干,林安瑤先把麥稈多餘的葉子薅掉,把不需要的頭尾剪掉,剩下中間的麥稈芯留著備用。

剪好的麥稈芯放到水裡浸泡半個小時,泡軟了編的時候更好編,還不容易斷。

泡軟的麥稈用七股辮的方法編,麥稈芯短了就接上,一直到編到想要筐的大小合適的長度。

長度夠了把多餘的麥稈剪掉,用針把頭子縫起來不讓它散開。

辮子條編好,用一端對摺成一個接近正方形的形狀,大概10厘米左右,縫製起來當筐的底部中心。繞著中心縫製到合適的寬度,就可以縫緊一些當成高度的繼續繞著縫。高度縫到合適的高度就收邊固定好,最後縫上兩個提手就做好了。

這個麥稈筐總體來說還是很容易做的,也不費什麼時間。

林安瑤把她剪好泡軟的麥稈都用完,一共做了三個麥稈筐,用了2小時的時間。

她想著,明天繼續編麥稈筐,做大個點的,用來裝東西方便收納。

家裡真是這個沒有,那個也沒有。

她還要編個簸箕出來,天氣好的時候想移蘑菇到外面去曬,都要一個個撿起來再拿出去重新鋪開,要是有簸箕直接拿出去就可以了。

晚上陳延予下工回來,看見了林安瑤拿新做的麥稈筐裝小零食。

「瑤瑤,這個筐是你新做的嗎?好看又實用。」

陳延予對林安瑤的優點從來都是個無腦吹的人。

「是呀,我今天在家做的,一共做了三個。」

「這麼厲害呀,瑤瑤真棒。難做嗎?要不然你教我,我來做。」

陳延予不想林安瑤那麼辛苦,又怕她沒有事做會無聊。

「不用了,你不會編,我來做就好。你幫我把麥稈的葉子薅掉,兩頭剪掉放門口石槽里泡著我明天做簸箕曬東西。」

「好,不要太辛苦,不想做就不做,我們可以去跟村里人換。」

「不辛苦啊,挺有趣的,做出來很有成就感。」

陳延予吃了飯,就去處理麥稈放石槽里泡軟,留著明天林安瑤用。

第31章 淑芬嫂子上門

次日早上,沒有陳延予「騷擾」的林安瑤準時九點醒來,起來後林安瑤快速清洗吃早餐。

今天有事要做,林安瑤都感覺充實多了。

雖然天天喊著要躺平、要擺爛,真的躺平了又覺得有些無聊,整個人輕飄飄的,還是要找點事做。

傳統的簸箕應該是用竹子的竹青編的。

現代的林安瑤只見過編好的,這個年代的林安瑤是城裡人也只見過村里人家拿來用的。

林安瑤昨天編筐的時候想著,試試也編個簸箕,只要固定好應該也可以做。

她拿出昨天晚上泡軟的麥稈,按照昨天的七股辮法編成長條。用針縫成一個大圓,底部用小樹枝擺好用針固定好樹枝,再用麥稈編的七股辮縫好,把樹枝全部包在裡面,這樣用的時候不會從中間塌下去,一個改編簡易版簸箕完成。

今天需要編的七股辮長,還要編兩條,再用針線固定。

林安瑤用了差不多一個早上才做完。

等她做完簸箕,剛準備做飯,淑芬嫂子就來敲門了。

「林知青,在家嗎?」

**

陳延予今天去上工,剛好分到和張向國一起,張向國在旁邊的那塊地鬆土,陳延予繼續拔草。

「陳知青,好巧分到一塊地幹活。」張向國跟陳延予打招呼。

「向國同志早,最近好幾天沒看見你了。」

「害,前幾天不是大柱感冒了嗎,老是燒,身邊離不得人。你嫂子在家看著他,我下了工就匆匆忙忙回去了,就沒碰著。」

「是這樣,小孩發熱容易反反覆覆的。」陳延予看了那麼多孕嬰書,理論知識已經很豐富了,就是沒有實戰經驗。

「害,別提了。這幾天晚上天天反反覆覆的,我跟你嫂子輪流給他擦身子,都好幾天沒睡過好覺了,就怕他半夜熱起來。」

張向國和淑芬嫂子每天晚上都要起來好幾趟,給大柱擦身子退熱。

「嗯?沒帶去衛生所看嗎?這都燒好幾天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