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零景泰藍廠花發家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我們錄取前十人作為正式工的同時,再錄取十五人作為學徒,學徒也是有工資的,待考核合格再轉正。大家覺得如何?」

這一次,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還有人喊著振興工坊,人人有責。

台上的大佬們都笑了起來,陸青予也鬆了口氣。進工坊的人多,意味著她招致的怨恨也就會少一點。

果然,大家聽到這個消息後,都放鬆了不少。

接下來幾個老工友拿著盒子走了進來,然後把盒子中的銅盤擺在主席台前的大條桌上。

蘇遠宸跟在後面拿著相機拍著照。

長桌上擺放成兩組,共25個銅盤25幅畫作。參賽者不由自主站起來,伸著脖子張望,去看自己的作品是否在其中。

找到了的露出笑容,沒找到的繼續張望。

沈俊文坐回座位,彭城拿著名單站在台前。「現在宣布入選學徒的名單:曾來、陸金……」

聽堂兄陸金的名字在學徒的前列,果然不出陸青予所料。

以他三周集訓的實力,他要考上正式工,就差那麼一點點,發揮好就過了,發揮不好就下了。幸好還有學徒機制,要不堂叔堂嬸一家還不知道怎麼砢磣人呢!

「接下來,我來宣布入選工坊的正式工名單,名字順序按照分數從低到高排列。希望大家進了工坊以後,繼續鑽研,將景泰藍工藝傳承好,發揚光大。」彭城一字一句地說。

台下先響起一陣掌聲,然後迅速安靜下來,只聽見彭城一個人乾癟的嗓音響起:「他們是……喬萬里、陳鑒、章同」

最後,彭城咬了咬嘴唇,念出了最後一個名字:「陸青予!」

大家左右看看,誰也不認識陸青予,只有陸金冷哼了一聲。

有人在下面喊:「我們要看看第一名的作品。」

「對,誰是第一名?我們要看看,到底好在哪?」

台下的人小聲議論起來。

李長生坐在台上微笑點頭,老爺子把拳頭捏得緊緊的。

「入選作品已經擺好了,按照分數排列的,稍後請大家自由觀看。只有取長補短,才能爭取更大進步。」

台下的竊竊私語變成了大聲的喧鬧。

「光看是看不會,讓第一名給我講講唄。」

「說得對,我沒考上,哪有機會取長補短。我要看看,學一下。」

「第一名有什麼藏著掖著的,溜出來讓我們瞧瞧。」

九月的第一天是涼爽的,但彭城覺得手心都出汗了。他連連勸著:「這個,大家少安毋躁,我們之前沒有安排這樣的環節。」

「說句話,讓我們認識一下有什麼。」一個高大的漢子站了起來。

「對啊,是不是這個第一名見不得人啊?還是說這第一名是走了後門的?」一個瘦小的男人陰陽怪氣地說。

彭城應付不了這樣的場面,轉過身眼巴巴找著組織。

沈俊文站起來,看向最後一排的陸青予,只見她微微點頭。

他放下心來說:「既然大家都想聽聽第一名的經驗分享,是好事嘛!我們專家評委也很想見一見她的,對不對?」

陶瓷工藝美術大師譚淳,國畫家孫方中,市博物館研究員張硯林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譚淳甚至說:「陶瓷和景泰藍的製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們工廠也缺人才。下次我們單位也搞個公開招工的比賽,好好選點年輕人。這第一名,我確實想見見,聽聽他對傳統工藝的理解。」

沈俊文笑著說:「那就有請我們這次比賽的第一名,陸青予同志,大家掌聲歡迎。」

一片熱烈的掌聲中,大家互相扭頭打量,看看誰是陸青予。然後就看到最後一排站起來一個小姑娘。

扎著高高的馬尾,穿著藍色的短袖襯衫,露著裡面白色的棉短袖。下面穿著黑色的寬鬆長褲,束著蝴蝶結腰帶。

掌聲漸小,議論聲變大,陸青予就這樣走到了主席台前。

她看著台上台下一大堆不懷好意的目光,其實還是害怕緊張的。

畢竟冉青同志在年少時,頂多在繪畫比賽中上台領獎,一句話沒說已然羞紅了臉。

但是陸青予不同,她這次上台的意義更不同,她不是代表她自己,而是像殷麗、黃玉琴、周素蓮、陸紅紅這樣的女性。

她的身後,還有很多看得遠的智者,看得高的賢者,他們在支持著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