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零景泰藍廠花發家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新人看到陸青予到來,不由自主為她讓開了路。誰也不敢公開小看她,為她的技術,也為她舌戰群雄的勇氣,讓她站在了第一排。

賴鑫對此不置可否,輕哼了一聲。

到了8點鐘,王敬國打開了外賓服務部的大門,然後站在門邊對大家說:「各位同志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是我們天和琺瑯工坊的工匠和學徒,試用期一年。我們的課程從工坊的歷史和產品開始,請大家跟我來……」

陸青予率先走了進去,大隊伍陸續跟了進來。

「我們天和琺瑯工坊建成於1864年,是宮廷造辦處退休的老工匠回家鄉時創立的。當年出了不少好作品,一價難求。他死後將手藝傳給了孫子,他孫子生活的年代動盪不堪,不僅沒有後代,景泰藍也差點失傳。

他一生收了三個徒弟,分別是大徒弟彭耀祖、二徒弟陸開明、三徒弟李長生。大徒弟彭耀祖老同志帶領著我們改制了我們的工坊,三位師兄弟共同將景泰藍發揚光大,有了如今的規模。

現在彭耀祖老同志已經過世,由他的兒子彭城同志擔任總經理。陸開明同志是掐絲工藝的高級技工,帶了很多徒弟。李長生同志是繪畫設計的高級技工,是我們工坊的總設計師和頂樑柱。

希望大家看見兩位老前輩多點尊重,說不定老先生會教你們一點私活兒。」

大伙兒都笑了起來。

王敬國等大家笑完了,再引著大家到了展廳,這裡陳列著工坊建成以來最經典的作品。

「這是工坊建成後第一件作品,做的是慶祝新年的裝飾盤《福壽萬代》。」

「這是獲得全省工藝美術大獎的作品《孔雀寶瓶》。」

「這是領導來參觀時獲得極高稱讚的雙蓮瓶《並蒂蓮》。」

「這是我們最暢銷的一套茶壺,是國外的訂單。」

陸青予緊緊盯著這些流光溢彩的作品,只差沒有上手摸了。每一件都是獨特的造型,別致的花紋。

景泰藍就這麼靜靜地立在這裡,就有玉的溫潤,珍珠的亮澤,瓷器的細膩,琥珀的通透,黃金的璀璨。和黑白灰紅為主的80年代主色調形成鮮明對比。

「這件作品是我們李長生師傅設計,彭耀祖師傅製作銅胎,陸開明師傅掐絲點藍,共同燒制打磨的《和平三足象鼎》。」

陸青予湊近三足鼎,每一隻足都是一頭大象,朝著不同的方向。整體是藍綠色的,點綴著黃色、紅色、白色的花朵,鼎足和把手是金色的。

一旦看見它,就挪不開眼睛了。

「王經理,這點藍是什麼意思?這景泰藍明明色彩豐富,為什麼叫景泰藍,不叫景泰紅、景泰黃呢?」有學徒問道。

大家都笑了起來。

「點藍又不是真的只點藍色,只是藍色最多而已。」旁邊有個高個子的男人笑著回答,模樣還挺周正。

大家笑得更開心了。

王敬國的手壓了壓:「最開始景泰藍確實只有藍色,把藍色顏料填進銅絲空間裡的工序就叫點藍。

後來景泰藍添了各種色彩,但不管哪種顏色,都不如藍色和銅的金色搭配起來最美,所以銅胎掐絲琺瑯被還是叫景泰藍,填色工藝還是叫點藍。」

陸青予湊近了些,凝視著三足鼎上的藍色,感受著她的明艷又高貴,純粹又靈動,就像是晴空下瀲灩通透的海水,高原上晶瑩聖潔的湖泊。

正是因為這份美,才讓陸青予一見鍾情,二見傾心,義無反顧地加入工坊。

也正是因為這份美,才讓爺爺支持陸青予到工坊來,親近老祖宗創造的頂級工藝,成為真正傳承景泰藍、研究景泰藍、弘揚景泰藍的一員。

這份希望現在變成了現實,讓陸青予興奮期待起來。

第20章 有點焦慮啊,有點枯燥啊

從外賓服務部出來,賴鑫帶大家參觀廠房。

服務部的後面是兩間掐絲車間,兩間車間旁是鍋爐房、開水房、廚房和茅房。

樓上是一間比較大的畫室,一間做精品的掐絲工作室,還有辦公室、醫務室、高級技工的工作室。

這樣的工作室,只彭城、陸開明、李長生各有一間。

窗明几淨的工作室里舖著大桌,裡面繪畫掐絲的工具材料齊全,還有沙發椅和茶几,讓大家無比地羨慕。

結束完參觀,新人們集中到曾經參加過比賽的工坊車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