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瓷不達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再後來,他也偶爾會來瓷坊小坐片刻,有時蹭上一碗小面,便匆匆疾車而去。

從兩人隻言片語的聊天之中,她知道,他的風投公司,正在對接一個ipo項目。

而許薏也並不輕鬆,除卻瓷坊接下幾筆大訂單,和陳叔的瓷廠整合資源聯合生產之外,南城的工作室也慢慢步入正軌,開始向創意街區滲透,開設手作體驗,逐步向日常化推廣,她幾乎每天在雙城往返。

時間一晃到了年底,瓷坊迎來了一位特殊的顧客。

一對痴迷於中國非遺文化的國外夫婦。

夫妻二人是超級瓷器迷,來自於歐洲的一個小鎮,在當地有自己的制瓷工廠,此次在商務峰會期間,收到一份瓷花的伴手禮,然後決定中國行,輾轉幾次找到了這裡。

在了解完瓷花的創作是來自於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姑娘時,竟流露出不可思議的崇拜之色。

對於遠道而來,想要參觀交流並切磋技藝的同行,許薏同樣受寵若驚。

瓷坊目前良性運轉,訂單穩定,白瓷瓷塑作為幾千年歷史的傳承技藝,她渴望更需要一個更廣闊的範圍和平台去提升它的影響和感召力。

這大概也是爺爺和世世代代在這個行業深耕的瓷匠人所追求的目標。

許薏帶著夫妻二人在廠區參觀,並介紹他們制瓷流程、工藝,同時毫無保留地闡述手捏瓷的傳承技法。

夫妻二人興趣濃厚,當即決定要小住幾天,要深入學習和交流。

幾天接觸下來,雙方相互交流切磋技藝,暢談理想信念,許薏和埃布爾夫婦儼然成了忘年之交,並引薦給謝嶼及其他的非遺聯盟成員。

埃布爾夫婦是非常熱情好客的人,對於此次中國行感到非常開心,並誠意邀請許薏參加他們當地的巡展會。

許薏很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與她而言,這是機遇也是挑戰。

藝術展覽品和日常瓷器商品不同,要有獨特創意,同時兼顧體現非遺瓷塑的文化底蘊。

為尋求創作靈感,融合西方文化元素,更貼近展覽題材,許薏啟程前往歐洲藝術館採風。

而後,潛心沉澱創作,最終趕在巡展推介會開幕前交出一份答卷。

巡展會的推介活動,在歐洲一個瓷都小鎮拉開帷幕,源於世界各地的匠人匯集於此。

許薏因為時間倉促,未趕上報名,只能在埃布爾夫婦的瓷廠掛名,單獨占兩個展位。

而謝嶼此次作為瓷器附屬品的附屬品,自然也有幸親臨這場盛宴。

他與許薏達成了深度合作,此次展品之一的「國色天香」手捏瓷花里的香氛,便是由他親手調製。

展覽開幕,參觀人員陸續進場,各家自憑本領博取關注和眼球。

許薏將第二件展品擺放好,不多時便迎來人群駐足,旋即是一陣陣驚嘆和歡呼。

透明玻璃罩內,一尊身著薄紗手握書卷的唐代仕女,盎然玉立,一絲絲清晰可見的髮絲,披帛紗裙遠看似紗,近看是瓷的逼真質感,都足以令人嘆為觀止。

很快,這尊仕女像成了整個展館一騎絕塵的黑馬作品,許薏作為創作者,成了熱議中心人物。

今天的她,為了弘揚國風國韻,刻意選擇了一身改良旗袍。

飄逸質感的裙擺搭配古香古色的髮髻髮簪,將她身上的文雋雅然,詮釋的恰到好處。

她站在人群之中,光彩奪目,用標準熟練的英文和來自於不同地域的人交流介紹,宣揚中國瓷塑文化歷史,以及傳承技藝。

兩個作品,各不相同,吸引著不同的群體,爭相拍照留念,更有意願的收藏者提出高價收購。

許薏一一婉拒,在她心裡,有比利益和金錢更為重要的東西,便是眼界和格局。

她相信,也無比自信,這尊仕女像和瓷花會成為她打開國外市場的一個重要途徑。

她不願意出售,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想等展會結束,作為對埃布爾夫婦盛情邀請的回禮,贈予他們。

埃布爾夫婦也沒想到這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短短數日的打磨,會有如此的造詣和想法。

同時也深深被她似紗非紗、超群的制瓷技藝而折服。

幾番講解交流過後,許薏也不忘推薦另一個合作夥伴的古法香氛,一時間,整個展廳的目光全被兩人占據。

兩個華人面孔站在人群之中,不卑不亢地與人友好交流,格外引人矚目。

謝嶼更在當場洽談了幾筆訂單。

兩人相互依託幫襯,極其默契地接受完幾個記者採訪後,人群這才稍稍散去。

許薏還未從緊張的狀態下緩口氣,眼前閃現一道熟悉的身影。

她雙手抱在胸前,妝容濃麗嫵媚,依舊光彩照人,卻獨獨少了幾分當初的恣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