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枷鎖和盛筵之間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巫雨清敲定上課時間,掛了電話。她看著院子裡抽乾水的泳池,很迷茫。

記者這個角色不需要儀態、身形方面的特殊要求,老師能教什麼呢?根據劇本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地摳麼?就像跳舞時的細節糾正?還是說練台詞?一個說話擲地有聲的女記者?

自從得到確切的進組時間後,巫雨清更焦慮了。她把普利茲新聞獎的獲獎名單當書單讀(根本不可能在進組前讀完),廢寢忘食,儼然一個絕望的期末考學生。

昨晚巫雨清失眠,就是因為又夢見被導演訓,醒來後再也睡不著。

讓她輾轉反側的不是在片場挨罵沒面子,而是擔心自己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好劇本,好導演,沖獎影片。

她想有所突破,想給觀眾一部好作品,害怕成為影片裡的敗筆,更害怕自己不過如此:三流演員,二流貨色。

離瓶頸足夠近時,視野里全是障礙,面前是遮天蔽日的天花板。

宗政航從最初裝作不知道她的職場困境,到如今主動安撫寬慰。

「等你拍完這部戲,要不要去考察一下未來進修的學校?還可以順路看看房子,不滿意可以再買。」

宗政航哄人永遠從切實的物質與享樂出發。他不可能給導演遞話讓他對巫雨清態度好點——這才是添亂。專業上的事情,外人與家屬最好閉嘴。

「想什麼時候去念書?30歲?」

語言上也要轉移注意力,掠過眼前的難題。

「早著呢。」面對一堆柔聲詢問,巫雨清回答,「等沒觀眾理我,或者是我想靜一靜的時候。35,40,45……」越說越把入學時間往後移。

她對自己的事業發展還是很看好的,就算明天領離婚證,也不可能立即扔下一切跑去外國沙灘曬太陽。

音樂上她一直是業內人,接觸的全是一線技術與最新的流行趨勢,進學院反而離行業遠了點。

表演也是,很吃天賦和經驗,不是閉關幾年習得屠龍術從此所向披靡。大家都在行業里打磨和待命,好項目不會等人,長時間不出鏡必然過氣。

「真要去留學,應該還是會去讀文學吧。」

她眉宇間的憂慮不見了,關注點被成功轉移,說起以後的打算,眼睛很亮。

當年的巫雨清也是這樣。憧憬與嚮往是閃爍在她瞳孔里的星光。

那時他們剛把實習證明交給學校,都沒有考研的計劃,除了畢業論文外,課業上的壓力很小。

他在廚房切小西紅柿,給她做番茄烏梅吃。

巫雨清倚在門邊亂唱:「你給我的愛藏在烏梅里,深埋在家樂福冷藏櫃的番茄,幾十分鐘端出廚房後發現,碟子上的指紋依然清晰可見。」

拿刀的人手很穩,對魔改的音樂習以為常充耳不聞,等她唱道:「挑食,拎包,吃醋,發燒,是誰的從前。」忍無可忍地把切壞的半顆聖女果塞到她的嘴裡。

終於安靜下來。

為此他獻祭了食指和拇指——被咬了一下。

有點兒涼的聖女果口感格外酸甜。巫雨清的饞蟲被勾起來,手伸向碟子裡做好的零食。

吃了幾顆後,她挑了顆最圓最大的聖女果餵給他吃,看他臉頰鼓出一個包,便用指尖戳。

「畢業典禮結束後,我就要走了。」她說。

上海有家音樂工作室,大三就聯繫她了。

「還記得麼?我那首給廣播劇寫的歌,就是和他們合作的。公司規模很小啦,不過有個作詞老師曾經給歌星寫過歌呢!不一定去他們那裡工作,我就是去看看。去年那部國產動畫電影,插曲也是他們寫的。

「好厲害,我也想給電影寫歌。旋律和歌詞要契合情節與主題,很像命題作文對不對?」

——

周三,上課地點在老師的辦公室。

了解了巫雨清的訴求後,學校沒有推銷台詞課、表演課、形體課,反而是推薦了一個老師,先上一節看看效果。

簽了保密協議,老師在課前翻過劇本。

巫雨清坐在椅子上,看著老師年輕的臉和花白的頭髮——不是染的,少白頭,茂密有造型,有種說不上來的洋氣。

「你怎麼理解你要扮演的人物?你認為驅使她一意孤行調查和報導的原因是什麼?」

老師穿得很有個人風格:冷棕色絲綢襯衫,解開三粒扣子,脖子上幾條長短不一的項鍊。

他冰冷而直接,說起話來犀利簡潔,在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別人帶來的問題,然後對方就可以拿著答案離開他的視線範圍。

「劇本里,記者被領導叫到辦公室,被勒令立刻停止對他人詢問和騷擾。」

「她因為尋釁滋事被處以行政拘留,出來後工作沒了,卻繼續調查。這時候你覺得,她在想什麼?」

「一個工作多年的記者,發現重要線索和證據時會激動到有明顯的動作表情嗎?」

「見慣社會運作規律的人,對世事洞察,在問題的開始就猜到答案。所以她有一條清晰的邏輯鏈,總能根據蛛絲馬跡找到力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