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珍饈娘子創業記[美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一旁的僕婦趕忙拿過一個卷餅,正要餵太夫人吃,鍾管事急忙攔道:「莫急,莫急,杜娘子說了,太夫人的是加了韭菜,沒有豬肉的,不是這一個。」

「為何加韭菜?」太夫人好奇問道。

鍾管事搔搔頭,答道:「說什麼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最為鮮美,讓太夫人嘗個鮮兒罷!」

太夫人聽了,復又笑道:「好!」

僕婦便按照鍾管事所說,將有韭菜餅子的卷餅拿來服侍太夫人吃。

「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倒是有趣。」魏修晏也嘗了一個卷餅,自語道。

「何止有趣!舉止言行可不像個坊市的商戶,倒像個讀過書的閨秀。那模樣也俊俏得很,就是髮髻,髮髻有些不大適合……」鍾管事也對杜時笙的鍋蓋劉海頗有微詞。

魏修晏聽後,眉心微蹙,問道:「卷餅攤子在哪裡?」

「順德坊東街口的杜氏卷餅便是,不過已經收攤了。」鍾管事答道,一邊疑惑地看著自家阿郎的面色,看阿郎這樣子,是要辦案?

魏修晏點點頭,不再言語,又吃了兩口卷餅,問道:「這是什麼肉?」

鍾管事答道:「聽杜娘子說,是豬肉。阿郎可是覺得好吃?」

「嗯。」

什麼?自家阿郎說豬肉好吃?鍾管事簡直懷疑自己的耳朵,阿郎從小到大,飲食上雖然從未讓人操心過,但也未見明顯喜好何物,更是鮮少吃豬肉。

沒想到一個坊市的朝食攤子,竟然能被阿郎誇讚,鍾管事又瞧瞧吃的津津有味的太夫人,也拿了一個卷餅狠狠咬了一口,這杜小娘子的廚藝,真是有過人之處啊!

魏修晏吃完卷餅,又瞧了瞧紙袋上「杜氏」的字樣,便與魏太夫人告別上朝去了。

快到清明節,明顯坊市人多了起來,賣清明糰子的,賣柳條筐子的,賣紙鳶的,賣燈籠的都多了起來。

這一日,杜時笙特地晚出攤了一會兒。她想收攤後逛逛坊市,看看這些對她來說還算新鮮的玩意兒。

攤子剛擺好,便已有幾人排隊了,其中一位麵皮白淨,短髭鬚的郎君與杜時笙攀談道:「杜娘子,往後都晚來些可好,某二人便日日都能買上卷餅了。」

說罷,還用手肘碰了碰身邊站著的同樣身著官服,身材略高的俊俏郎君。

杜時笙瞧了瞧這二位,貌似有點眼熟,似是之前是在收攤的時候見過兩次。

第15章

卻說這二位身著官服的郎君,一位年紀稍長,一位年輕俊俏,杜時笙覺得似乎略略眼熟。

「二位郎君若是怕兒收攤早,可提前跟兒預定,兒做好了找索喚給二位郎君送至上值之處。「杜時笙笑著答道。

既是當官的,還是殷勤些罷,畢竟有人好辦事,這是杜時笙前世學來的。

「那可真是好極,謝過小娘子,某今日便定五份,明日請小娘子給某送到大理寺,找黃錄事便是。」白面郎君說著,遍拿出一百文給了杜時笙。

俊俏郎君緊接道:「杜娘子讓索喚找我們要錢便是。」

大理寺的官員?杜時笙又仔細瞧了瞧二人,笑眯眯道:「謝二位郎君照拂。」

那俊俏郎君面上一紅,赧然一笑。

黃錄事看著杜時笙熟練的卷著卷餅,問道:「小娘子這一片片的是何種肉?某吃了兩次也未嘗出。」

杜時笙將卷餅遞給黃錄事二人,答道:「豬火腿肉,醃製後以煙燻制而成。」

「豬肉?」黃錄事有些驚訝,面上表情有些難以言說。

本朝人對豬肉的偏見,杜時笙是知道的。但是作為一個穿越人,杜時笙真的對豬肉,因此,她覺得此時有必要為豬肉正正名。

「兒之前在書中曾看過一首詩,「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說的便是,豬肉便宜是因為位高權重富貴之人不屑於吃,而我們百姓又不會烹製。這怎麼能是豬肉的錯呢?牛羊肉實是太貴,兒現在,便是要好好烹製下豬肉,往後若是貧者解煮,四海皆可吃上肉,也算豬肉的功勞了。「杜時笙自然是不能直言,這是宋朝有名的吃貨大文豪蘇軾的名句,只好含混其辭地解釋道。

「啊,哈哈……」黃錄事和俊俏郎君聽完都跟著杜時笙一起笑了。

待俊俏郎君正要接話,黃錄事偷偷拽了拽他的衣袖,嘴朝東邊努了努,二人便趕緊拿著卷餅,與杜時笙告辭了。

東邊不遠處,停了一輛馬車,車上所掛木牌子上面,寫了一個大大的「魏」字。

魏太夫人昨日吃的油條和卷餅,很是合口味,入睡之前,反覆叮囑鍾管事明日還要吃。

昨日,鍾管事本是抱著親自考察一下朝食攤子衛生標準的態度,才親自去買。現下,他對杜時笙的攤子以及手藝已是十分認可,因此,今日只安排小廝早早去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