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珍饈娘子創業記[美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杜時笙笑道:「今日這食譜各位既知道,若是想在各自攤子鋪內也售賣,兒只有一件請求,便是請諸位要按這方法保質保量,讓那偷奸耍滑之人沒了立足之地。」

眾人皆高聲應和,又說了一會子話,儘是經營食肆的不易和行業規矩,方各自散去。

此後幾日,杜時笙便不再出攤。

各朝食鋪子攤位,陸續開始售賣雞蛋卷餅,味道與杜時笙所做一致,價格二十文上下,仍比張六郎的貴些。

經此一事,張六郎偷工減料的名聲算是洗不脫了,漸漸地,張六郎的卷餅因味道不好分量又不足,逐漸失了客源。

天氣漸熱,張六郎看著那醬料發酸發酵也無人購買,氣得將平底鍋子砸了,不再出攤,賭咒發誓日後定要找杜時笙報此仇。

杜時笙渾然不知,解氣之餘,心中卻在盤算著另外一件事情。

這邊廂,大理寺終於將凌王庶子李淇被殺一案結案。

這案件在喧鬧的燈會案發,一時震驚焱城。

凌王悲痛欲絕,給大理寺施壓,命其儘快破案。僅一日,大理寺便查出其中原委。

原是一寒門舉子,資質平庸,得知凌王好善樂施,想攀附於凌王府。三番幾次在李淇外出之時尋他自薦,李淇不勝其擾,便言辭警告。

這舉子心胸狹隘,見攀附不成,心生恨意,便釀了這一場大禍。幸而大理寺雷厲風行,不日便將此案破了,誰知捉拿那舉子之時,舉子見東窗事發,驚慌失措中,自盡了。

一時之間,這消息如雨後春筍,街頭巷口,人盡皆知。

這自然是流傳於民間的說法。

自那日柳士枚之事查清之後,大理寺密而不發,自聖人私下召見過大理寺卿楊文御後,御史中丞和門下侍郎就未曾再登門聽審。

凌王更是親自登門大理寺,將李淇屍首帶回,又言,作為皇室親王,需謹奉聖人詔令,克勤克儉。

是以,李淇的喪事,便一切從簡了。

朝中眾人皆心照不宣,閉口不提此事。

至於那日凌王在大理寺,見了何人,說了何話,除了李淇屍首,是否又一併帶了何物離開,便是大理寺之人,知曉此事的也是少之又少。

只知那日之後,以上民間版本的凌王庶子被殺案,便流傳開來。

魏修晏這些時日或是早出晚歸,或是直接寢於大理寺,已是多日未好好休息了。

這日恰值他休沐,便一早就去魏太夫人處問安。

魏太夫人身體已日漸好轉,神志也已恢復如常,幾日不見孫兒,此刻正慈愛的拉著他的手,與他說話。

恰好到了早膳的時間,僕婢來請二人用膳。

魏太夫人與魏修晏笑道:「今日我還遣人去買卷餅回來,雖然自己家中也有火腿,卻還是想吃那杜氏卷餅。」

魏修晏忽地想起,那日在大理寺吃到的春盤,便問道:「鍾伯,那日送去大理寺的食盒,是府中庖廚所做?」

鍾管事想了想,笑道:「阿郎,並非府內庖廚所做,是老奴從杜娘子處帶回來的的半成品,府內庖廚依著杜娘子給的食譜加工的。太夫人說春盤和排骨味道都很好,叫老奴也給阿郎送去一份。」

魏修晏點了點頭,眉眼舒展開來。

鍾管事見自家阿郎似是很感興趣,便接著說道:「老奴見太夫人和阿郎都很喜歡吃,已經將杜娘子的食譜買了來,現下府內庖廚隨時可以烹製。」

魏修晏微微一怔,「嗯」了一聲。

入座之後,卻見那捲餅與往日不同,並沒有油紙包裹,魏太夫人便問道:「這卷餅怎與平日不同?」<="<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