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躺平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柳老太太的輩分在這裡壓著,而且之前她確實說過這話,譚母只得滿臉冷色應了。

「老身有四子兩女,老身自是知道你們兩口子的心意,你們是體諒外孫女婿沒了,心疼我這外孫女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不容易,想著闔家住在一起幫襯她一把。」

譚母聽柳老太太這麼說,臉色這才和緩了幾分:「我們正是這麼想的,可是親家老太太,您也看見了,茵娘非但不領我們的情,竟然還說這種話來誅我的心,今兒可是我們老大的頭七啊!」

譚母說話間,裝模作樣的灑了幾滴眼淚。

柳老太太安撫了譚母幾句節哀後,她嘆了一口氣,才又接上了先前的話:「都是為人父母的,老身怎麼能不明白呢!只是親家侄媳婦兒,你們的好意老身明白,但外面的人可未必明白。畢竟寡婦門前是非多,尤其是

這種丈夫沒了,成年的小叔子們還和寡嫂同住一個屋檐下的,外面能編出一籮筐的閒話出來。

「老身從前聽戲時,常聽見他們唱『君子防未然』,但後半句老身記不得了。」柳老太太看向譚明宗,「二郎,你是讀書人,你同老身說說,下半句是什麼來著?」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隙間。」這是古樂府《君子行》的前兩句,後兩句則是瓜田李下的出處。

「對,君子防未然,不處嫌隙間。」柳老太太讚賞點點頭,滿面慈祥誇獎,「二郎不虧是讀書人,這般有學問又明事理,以後定然能高中,為你們譚家光宗耀祖。」

「多謝老太太您吉言。」譚明宗被柳老太太夸的飄飄然,一時有些不知今夕是何夕。

譚母氣的在他後背上狠狠掐了一下。憨貨!這老虔婆表面上是在誇你學問好,實則是在幫她那外孫女趕我們走呢!偏你個傻的聽不出好賴,還真當人家在誇你呢!

譚明宗被掐的哎呦了一聲,回頭見他娘狠狠瞪著他,頓時訕訕將頭低下了。

譚母教訓完沒心眼兒的兒子後,再看向柳老太太時,面上已再無先前的熱絡,只剩下了冷意:「親家老太太,我們家向來行得端坐得正,不怕別人編排,就不勞您替我們操這個心了。」

「我這外孫女是個可憐人兒,她娘早早沒了,她那個爹有跟沒有一樣,老身若不替她操心,還有誰替她操心呢!親家侄媳婦兒,你想的是極好,可你要知道,這世上多的是無中生有添油加醋的事。而那閒話就跟汛期的洪水一樣,一旦來了那可就擋不住了。到那時,別說是我這外孫女,只怕你們二郎的前程,三郎的名聲,四丫頭的婚事,都得跟著毀了,那多得不償失。親家侄兒,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柳老太太慢條斯理說完後,含笑看向譚有良。

雖然自她進來之後,譚有良開口的次數並不多,但從譚母好幾次瞥向譚有良的眼神來看,譚家是譚有良說了算。

譚有良對上柳老太太的目光。

柳老太太不虧是柳老太太,她不但輩分比他們高一輩,說起話來更是直擊人心。

譚有良並非是看不清形勢之人。「宋茵」今日是鐵了心的要攆他們走,他若執意不同意,「宋茵」定然會將此事鬧到公堂上。

如今這宅子落的是「宋茵」的名,且「宋茵」以和成年小叔子們同住一個屋檐,會被人說閒話為由,要求他們搬出去,縣太爺十有八。九會判允。既然如此,與其鬧上公堂遭人非議,倒不如眼下應下的好。

「親家老太太說的在理。」譚有良接了柳老太太的話。

「爹!」

「老頭子!」

譚家眾人皆大驚失色。

譚有良卻不理他們,而是看向宋音。

宋音知道,譚有良慣會權衡利弊,所以此刻譚有良會答應,是她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譚有良又開口了:「如今老大不在了,老二和老三他們再住在這裡確實不合適,他們會儘快搬出去,但是我和你娘會留下來幫你照顧孩子。」

「爹,你和娘現在該是享清福的時候,怎麼能勞煩你們幫我照顧孩子呢?不用,我能照顧好他們姐弟兩個的。」宋音拒了。

但譚有良卻不為所動:「我們這個年紀享的都是兒孫福,但老大不在了,我只能多看看琢哥兒月姐兒了。」

宋音頓時在心裡罵了句老狐狸。

他們幫忙照顧雙生子姐弟是假,用幫忙照顧孩子做藉口留在這裡是真,但偏偏她拿他們沒辦法。

畢竟他們是雙生子姐弟的親祖父祖母,哪怕她告到官府,只要他們祭出想照顧亡子孩子的藉口,官府非但不會允她將他們趕走,恐怕還會斥責她不孝。

宋音深吸一口氣。

行吧,譚明宗兄弟滾了,就剩三個老弱婦孺,她應付得了。

第8章

他們商議妥當後,趙老漢便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