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江水上漲了很多,江面更寬,村里膽小的趕集都願意走路,阿爺每逢白水鎮趕集日,會架牛車,去十里外的趙壩村上面接一兩趟趕集的人,一人一個來回收一文錢,坐車的人也不多。
船行到了俞老頭捕魚的窩子——一個水流緩慢,水很深的蘆葦叢邊,俞荷手忙腳亂拿出水盆里的漁網,兩個人一起把網下到水裡,俞老頭把船停在江邊。
等時間。
「阿爺,中秋過了,我要和龍龍去白水鎮擺攤,賣肉丸胡辣湯,你跟著我們吧,我害怕有人偷小孩子。我們只趕早市,一來一回也就一兩個時辰。」
俞老頭黝黑的眼睛一笑,道:「能行。你們要給我發工錢。」老爺子不為難孩子。
「那肯定。我出技術占四成,阿爺,姐姐,龍龍你們占六成,一人兩成。食材我們一起出,萬一以後生意做大,再請家裡人幫忙。」
爺孫兩個說著生意,多是俞荷說,俞老頭問,大概過了兩刻鐘,江面上划過來一條可以運貨的雨棚船。
「阿爹,我和有花來給你們二老上熟,老遠有花就說是您。」一個滿臉絡腮鬍子的高壯大漢,撐著船橫衝直撞的過來,聲音洪亮喊道。
「有魚嗎?」顧大安往小船上看了看,從他身後的船倉里走出個穿綠裙子的熟人。
「大姑,大姑父!」才看清對面的人,俞荷歡喜喊道,「姑父,阿爺剛剛才下的網,還不知道有沒有魚。」
「我們俞荷都能陪爺爺來捕魚了,長大了,也懂事了。」顧大安笑著說,露出八顆大白牙。
俞荷心裡湧上一股熟悉的親切感。
「阿爹,你們和我們一起回去,還是我們先走。」俞有花和俞荷打了招呼,問俞老頭。
「你們先回,我再等會兒。」俞老頭看看水面,笑著說,「你娘這兩天焦心,家裡等你們兩姊妹呢!」
「那阿爹,俞荷,我們就先回去了。」顧大安一個用力,
船劃出去兩米。
大姑父一如既往的大力氣!
目送他們進了村裡的水道,俞荷回頭繼續盯著水面。
「你大姑父來晚上准有肉吃。只是他家四個男娃,要種田,還要收豬賣肉,兩個人負擔也重。」俞老頭眉頭不展。
「阿爺年輕時候,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哪裡?」俞荷天真的問。
「那說來就話長了。我是吃村里百家飯長大的,這個堂哥跟前學點木匠,給那個堂叔幫幾天忙混口飯。大點了跟著村里人去做木工,去給地主幹活,去北方當麥客,跟一個堂爺爺去給人彈棉花,趕羊毛氈,修橋鋪路上也做過工,進城蓋房子,挖地窖,打水井,什麼活都幹過。
那時候,可真是憑著一把子力氣吃飽飯,也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吧嗒,突然一條大魚跳進船艙,濺了俞荷一身的水,嚇了兩人一跳。
俞荷撲上來一把摟住大魚,憑它左右掙扎牢牢抱在懷裡。
強娃!
惹得俞老頭哈哈大笑,「走了,阿爺這就收網,我們回家。」
漁網裡除了四條七八斤的白鰱,還有五六斤小雜魚和小蝦,七八隻嗷嗷竄的大螃蟹。
俞老頭把大魚養在桶里,小魚一股腦倒進水盆,嫌棄的把大螃蟹扔回水裡。
邊往回走,邊說:「今兒我們兩個運氣不錯。這條大草魚晚上讓你阿奶做一魚四吃。魚頭泡餅,魚丸,紅燒魚塊,酸菜水煮魚片。」
聽了一頭故事的俞荷,不自覺的咽口水。
爺孫兩個剛到村頭,就被村裡的小孩子圍觀了,不一會兒俞有地卷著袖子趕來。俞有花和顧大安緊跟其後,接著俞荷的小背簍,放孩子自由去玩兒。
「阿爹,虎子幾個專門到家裡叫人,說你和俞荷捕到大魚了!」俞有花往丈夫手裡的水桶一看,驚訝道:「阿爹,還真是大魚,得有十二三斤。」
「跳到俞荷懷裡的,孩子使了吃奶的勁沒讓跑了。」
俞重覺得小孫女身上有些運道在呢。
「哈哈,回去給俞荷吃豬手,抓錢。」顧大安樂呵呵看一眼跟在大人身後小小個兒的毛孩子。
俞荷黑葡萄眼珠一動,大姑父真是個好人。
回到家,大人們院子裡看魚陪鄰居們說話,俞荷溜進廚房,鍋里果然一股肉香,案板上還放著一條四五斤的大肥肉。
揭開笨重的大鍋蓋,鍋里煮著半鍋肉,有豬皮,肥肉,瘦肉,排骨,大骨頭,還有兩個全乎的豬手,鍋底的水滋滋作響,肉熟,快出鍋了。
「我就知道你鼻子最靈。」俞荷回頭見是姐姐,趕緊蓋好鍋蓋。
俞梅看一眼鍋里,把火弄小,讓俞荷身邊坐。
「大姑父和大姑拿了一盒顧家賣的月餅,一瓶燒酒,半個豬腿,還有這半鍋肉。想想,表弟們每天有肉吃,真幸福。」
「大姑父人真好!」也是真捨得,親戚總算像親戚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