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俞童生的小女兒[種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俞荷越聽越覺得住後院比前院好。

馬三面細細的算一筆帳,全部起土牆花不了多少錢,但木頭窗戶家具要花一筆大錢。

「後院怎麼建,你們再好好想想,先把圍牆用石頭石好。木頭土磚我們可以慢慢攢。」

馬三面看了眼俞有地說:「俞梅俞荷,快去把你們的燈籠點起,成文你帶著大家再去放一陣陣炮,村里曬穀場去玩會,今天村里熱鬧著呢!」

第41章

打發孩子們去玩,馬三面幾個大人一起商量,土牆房子也有很多種蓋法。

隨便砌牆能住人就行,還是要蓋小兩層,最後屋頂蓋瓦片還是石板,椽子樑柱用什麼木料,請哪家木匠都有講究。

「阿娘,蓋就一次蓋好的,以後有錢把這院也一起修,門面換成青磚,做四扇門,做帶窗花的大窗戶。」俞有錢財大氣粗。

「老大,你的意思呢?」馬三面希望俞有地繼續考科舉,又怕他壓力太大臨陣脫逃。

「我的意思是,先存木料,我們山上的樹能砍的都用上,省錢,再要跟人買的慢慢來。老三說的對,這次修後院,就一次修好,管個幾十年上百年的最好。」

馬三面點頭,是這個理。

「要真後院修出來好看,老大你自己要加把勁兒!」馬三面開玩笑說。

「是。我好好存錢。」俞有地把抄書存錢兩個字省了,大過年的別掃興。

俞有錢拿過草圖和俞有糧商量房間的大小布局,他說俞有糧只聽。

趙娟提出自己的意見,「我們說起靠南,但冬天濕冷濕冷的很冷,燒炭取暖費柴費錢。能不能學我阿爹,每間住人的房間咱修個北方的大炕,燒樹葉稻草,屋裡就能暖和。」

「能行。」俞有錢見過火炕,把這個記上,再就是窗戶窗花,請哪家木匠。

「走親戚的時候,我好打聽打聽,請家好木匠做個計劃。」俞有錢算是把蓋房的事包攬了,馬三面俞老頭覺得也行。

「慢慢來,找做事說話實在的。先不聲張。」俞老頭再三斟酌,囑咐道。

俞荷跟著俞梅成文掛好燈籠,聽著村里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跑到村里曬穀場去。

整個俞家村背靠遠山近處都是良田,他們家大門出來不遠就是通往趙壩村的官道,三輛馬車能並排走的大路,往西幾步是宋老太一家。

再往西走路邊背後都是人家,從大路上一個小路到了村中央,見兩棵大柏樹和一棵冬青樹旁邊有一口全村用水的水井,往前就是曬穀場,正中央是俞姓祠堂。

祠堂周圍都是俞姓人家。現在祠堂大門全開,老遠就能聞到燒香和蠟燭的味。

孩子家裡坐不住,幾個人提一個燈籠來曬穀場玩,一邊撿掉在祠堂外面掉在地上的啞鞭炮。男娃膽子大,撿到一個就用香點著,發出啵的一聲響,嚇得其他孩子連忙捂耳朵哈哈笑。

成文和村裡的孩子都不熟,帶成義成城進祠堂去看別人上香。

俞荷就這半年沒有出來玩,和小夥伴們已經生疏了。俞梅的朋友現在都在家裡幫忙做飯。

「姐,我們回去吧!」二哥沒出來,肯定在廚房做好吃的呢。

「好。」俞梅牽著妹妹的手一路往回跑,夜裡黑洞洞的害怕。

「縣上正月十五有花燈,街上很熱鬧,不知道今年爹娘會不會帶我們去舅舅家。」

「姐姐想去嗎?」俞荷反問,三家因為小哥的事都鬧僵了,今年說不好。

「想去又不想去。想去看花燈,不想去舅舅和小姨家,我知道他們都看不起我們。」

為什麼要別人看得起?

「那等十五再說,要去也要早點去,去晚了就趕不上了。」

俞荷笑著說:「姐,我們到家了!」

大門口掛著兩個紅亮亮的大燈籠,阿爺在門口背著手抽菸等他們呢。

「俞荷,俞梅,你哥呢?」看到兩個孫女回來,俞老頭笑問道。

「祠堂和族長爺說話呢。」俞梅道,進了大門,才沒剛剛害怕了。

「二哥,什麼時候煮餃子?」俞荷廚房門進來,看到成武就問。

「要等子時,還有一個時辰,你先去睡一會兒,時間到了我叫你吃餃子。」成武在炒黃豆,明天待客用。

俞荷噠噠去正屋看了眼,大人們還在討論建後院的事。

對了,她的洋芋種得早早備好。

「阿爹,給我的一百斤洋芋,我要十五過了就種,我自己取,還是你給我?」俞荷拉拉俞有地的衣袖,小聲說。

俞有地

抓著她的胳肢窩,把孩子抱進懷裡,摸摸孩子冷冰冰的小手,把俞荷當娃娃斜抱著給她暖手。

「你自己取,但要給錢。我花五兩銀子買的,給你便宜點,給二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