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大家正屋寫作業,俞有地拿這事提問,讓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唐大丫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當一家人的面從頭到尾說了一遍,她覺得自己說得真好,婆婆真厲害,惹不起惹不起!
俞荷借著口渴去廚房,倒水洗腳,今天趙家來了十幾口人來看三嬸,都是阿娘做飯,她也沒去聽二嬸講故事。
「阿娘,洗腳呢?」
「你爹講課,怎麼不去聽?」李二娘勉強打起精神,趙家疼女兒,和趙家一比她就是爹娘的工具,她生了四個孩子,除了成文辦滿月酒娘家露了個面,其餘三個孩子出月娘家人的面都沒見過。
「阿娘,我又不考科舉,聽了也沒用。今天你一個人做飯是不是很累?等我再大點,就能給你幫忙。」俞荷搬個小板凳坐在李二娘身邊,洗腳。
「不累。燒雞豬肉是現成的,我就熬了一鍋臊子湯,你三叔的麵條也擀好,炒菜洗菜都有你三叔幫忙!」要是讓她累著,丈夫也不答應,想起丈夫李二娘心裡喝了蜜一樣。
「你也去聽聽你阿爹都說了什麼,以後好教人。」李二娘起來去倒水。
「我不去,我累了。」俞荷三下五除二洗乾淨腳,跟著李二娘在院子裡玩。
正月二十,俞有花的滷肉攤開賣,沒兩天連生連明就不上學了,他們要自己走到俞家,顧大安早上沒空送,又不放心。
滷肉賣的好,顧大安一個人要殺豬要收豬,連生連魚要幫忙,俞有花要做飯帶孩子做家務也忙不過來。
馬三面跟著賣燒雞幫著俞有花賣滷肉,二月中旬俞有錢才把生意接過去。
趙娟抱孩子下床,俞老頭後院開始育水稻苗,俞有糧下地耕田,俞荷每天忙著看地,洋芋出苗了。
天氣越來越暖和,俞荷選了洋芋地旁邊種辣椒,深深地辣椒行勾好,先下底肥,撒種,蓋一層草木灰再蓋一層薄薄的土,齊活。
種辣椒是輕鬆活,家裡都沒來幫忙,等她種棉花番麥花生,在家的都來幫忙。
「二叔,你這地種的也太早了吧?」宋老太的大兒子俞有功趕牛才去翻地,笑著說。
「早種早收嘛。」俞老頭笑著說,還剩下這個地邊,也不知道俞荷要種什麼。
「二叔,你們怎麼還在堆肥?」
「你大哥說往麥地里上的。我也不知道。」
麥地里上肥料第一次聽說,俞有功慢悠悠走遠了。
趕在清明前,俞荷這一畝地全部種滿,地邊種了紅豆黃豆高粱小米,還有路底下一小塊的白芝麻豆角南瓜,河邊撒了一兜子的野油菜。
趕著又一場春雨,家裡的五畝地也種滿了洋芋小米高粱芝麻辣椒花生紅薯南瓜。
俞有地拉糞小麥地撒了一遍,俞荷跟著阿奶把後院種滿了蔥香菜小白菜西紅柿南瓜。
今年村里人都養鴨子,街上賣的雞鴨苗少又貴,馬三面說她要自己孵小雞,俞荷花錢買了兩隻看家的小鵝。
家裡這樣忙,俞有錢的燒雞攤成武的熱麵皮,每天都出攤,就他們兩個人看攤,俞荷已經聽三叔好幾次抱怨。
「太累了!累死個人。這不是人幹的活。」
俞荷眼睛一轉,嗯,是該分紅了。
第50章
三月初一,大集,剛到街上一個時辰,俞記的燒雞和熱米皮賣完了,俞有花的滷肉也只剩下半個豬頭。
俞有錢成武收攤回來,俞老頭才去趙村送飯,俞荷不願意上刺繡課也跟著阿爺一起回來。
「三叔,算分紅,今天把前兩個月的利潤算了,把錢一分,阿爺說過兩天插秧。」
成武也不去睡覺了,打著盹,讓先算米皮的收入,三個人抱著錢箱子帳本到正屋找筆墨和算盤。
馬三面李二娘和趙娟沒事也來湊熱鬧,不會兒幫俞荷鋤地的唐大丫俞有糧也來了。
「二哥,米皮好算,從正月到二月,我們一共用了多少斤陳米。」
「自二十起每天40斤,正月算600斤,二月有800斤加320斤,今天的算不算?」
「不算。」俞荷在紙上寫陳米1720斤。
「一斤米出四張米皮,一碗按照4文算,有多少錢?」
成武算盤上撥1720乘以16等於——「二十七兩五錢二十文。」
成武趕忙翻帳本,看到帳本上的數比這個多,抱著帳本開始傻笑。
「再算成本!」
成武把帳本拿過去,每天用了什麼他都有合計,辣椒油最貴,菜籽油一斤60文三十斤不夠用,辣椒麵一共用了三十多斤,一斤50文,芝麻花生生薑蒜調料等有八兩左右,每天160的工費等開銷,有八兩。<="<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