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俞童生的小女兒[種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家裡孩子都有。」

連生連魚在做肉夾饃,攤位上等了好多人,看得俞有錢跟著眼熱。

旁邊成武的攤子已開張也坐了人,俞荷買的新碗用了十多個。

本來姐夫賣肉的肉攤被擠到一邊,早上送過走幾個主顧,肉也不剩什麼。

「俞小哥,老樣子!」燒雞終於開張。

「好嘞,一大一小要兩隻,對嗎?」俞有錢回神,笑問道。

「是。你們這散攤子,比飯館一天都掙的多。每個月出200文的稅,你們三家擺攤真合算。」

「香料貴,小本買賣,沒多少利錢。」

三月初八,學堂放了十天農忙假,家裡的生意全歇了,留李二娘在家做飯,趙娟看孩子,全家老小都下地插秧。

十畝田的水稻,忙了八九天才把秧苗插好,人累的夠嗆。

俞荷洋芋地的草長出來,俞老頭傍晚都會去地里拔草,辣椒苗還沒出來,一看到這麼大一塊地空著就心疼。

番麥棉花花生冒了頭。紅豆小米高粱芝麻南瓜出來的很多,不用補種。

沒想到地邊的花椒樹都活了,果樹活了八棵,有兩棵柿子樹沒動靜。

三月二十五東林寺有廟會,白水鎮要連著唱三天三夜的大戲,鎮上專門組織小商販擺攤。

戲場在東街,聞訊顧大安花了半兩銀子先租了三個攤位,等著衙門抽號,成文回來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俞荷。

「阿奶,除了阿爹教書,三嬸帶娃,我們都去擺攤掙錢,除過成本所有利錢都算家裡的,給阿爹買書筆墨紙硯,給大家做衣裳,買面等花銷用。」

俞荷先找到馬三面談,這是個賺快錢的絕佳機會。

「我們蒸麵皮米皮賣。雞請宋阿奶幫忙殺,一天只準備二十隻。今晚就做一盆涼粉,明天讓成武哥開始試著賣。」

馬三面聽了俞荷的話,先去廚房泡了三碗蕎珍,能做二十多斤蕎粉的量。

回來,把大家都召集到正屋商量擺攤的事。

大家同意,心裡不太願意的,比如俞有錢,也不敢有反對意見,畢竟家裡有錢,他負擔也輕點,總不能看著老子娘吃粥,他一個人吃肉吧。

「俞荷,你來安排!」

「好。米皮晚上做好,白天我娘在家蒸麵皮,成武哥帶著小哥龍龍擺攤,二嬸二叔一個攤,三叔和大哥三哥一個攤,阿奶和阿爺就負責家裡鎮上送貨,我準備配菜,我姐幫忙給阿娘打下手。」

誰還有問題,趕緊說。

「成文成義要請假,這不好吧!」馬三面猶豫,鎮上人多眼雜,傳出去不好聽。

「那就讓阿奶給三叔幫忙,大哥三哥繼續上學!」

「不,我也要去擺攤,三天能學個什麼,用些功,時間就趕出來了。」成義不願意,先開了口。

「阿奶,我也沒問題。」成文覺得自己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那就請假,明天還要再買一個攤位,得準備齊全配料,米麵和做蕎粉的蕎珍,一家人都不得閒。

馬三面一著急,晚上就帶著俞老頭去村里用石碾和羅羅篩出來二十斤蕎珍。

趁夜,俞有錢去岳家,叫兩個娃他舅二十五來幫忙,還把大石磨從趙家借了來,後院柴棚子裡綁上槓桿,推起來輕鬆,米漿也出的快。

石磨當晚就安裝好,磨了米漿,又過濾一遍,蒸出來的米皮雪白透亮,沒問題!

三個時辰後,馬三面起來做蕎粉,唐大丫換了成武蒸米皮,為了冷的快,馬三面將二十多斤蕎粉舀在碟子碗裡。

胡辣湯出鍋,俞有錢駕車往白水鎮趕,馬三面李二娘俞老頭帶著俞荷一起出動,買原料。

宋老太覺淺,竟是一晚上沒睡,俞家一會兒一陣米香,一會兒咯吱咯吱響。

「這有地家,又準備看戲擺攤嗎?」

「那肯定呀,到時候縣裡的人,白水江兩岸的人都來看熱鬧,上萬人看戲,可比趕大集划算的多。娘,你醃製的鹹鴨蛋好了嗎?」

兒媳婦不說她都忘了,她聽俞荷醃製鹹鴨蛋的法子,正月十六醃了三十個鹹鴨蛋,這都兩個月了,應該能吃了吧!

「快陪我去看看!」

第51章

顧大安又問相熟的衙役,花200文買了一個攤位。

他發現從二十二開始,來白水鎮的人就多了起來。

東林寺上香的香客,大多數會山上下來在白水鎮吃東西,去東林寺要經過俞家村。

多數人下來街上左右看看,就記起俞家村頭打的GG——白水鎮西街俞記熱米皮歡迎您,俞記小吃攤有爽滑勁道的蕎粉,熱乎乎香噴噴的胡辣湯熱米皮,還有口齒留香的俞記燒雞!<="<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