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皇對他極盡寵愛,真正如平民父子一般言傳身教,或者引導處罰,字字句句,發自肺腑。
可惜這一切,隨著他母后的死亡,煙消雲散。
不得不說,凌嫚熙此人,當真是得上天鍾愛,凡她所想,皆成所願。
不論是文才武功,詩詞歌賦,更或者兵法政見,但凡她感興趣,畢出類拔萃。
但有一樣,於她來說,是個絕對短板。
這一生,她唯一沒學會的,也始終學不會的,便是演戲。
即便人人都看得出來,她努力了,也的確用心嘗試,但就是學不會。
尤其事關情愛,更難表演。
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愛就是不愛。即便她心態豁達,即便不愛,也能將皇帝當成一個不得不同床共枕的朋友,但她沒辦法愛上他,這是事實。
她能與皇帝和諧,甚至堪稱愉快地相處,但也僅此而已。
皇帝大概也心知肚明,或者他懷抱幻想,總想著天長日久,總能有得償所願讓她心悅自己的那一天。
但是事實,沒有。
她早早死了。
在顧珩十歲那年,一場風寒,輕而易舉地帶走了她的生命。
三十七歲,並不算一個非常長壽的年紀,她死得無聲無息,而即將失去她的宮廷,卻天崩地裂。
沒有人知道,她在死去時,心中想的是什麼。
是年少懵懂的愛子,還是那有緣無分的心上人?
沒人知道,但她身邊的宮女說,她叫著霍某某的名字。
這是第一次,宮中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當然,殺的是那些趁機污衊皇后的人。
或者不是污衊,但皇帝絕不肯讓人相信,自己的皇后,臨死時心中顧念的,是另外一個男人。
他對她又愛,又恨,心有不甘,又不敢承認。
於是連帶著他這個兒子,也漸漸被冷落了。
或許他見到他,總會忍不住想起她。
想起自己被嫌棄,卻終究沒能走出去的少年,想起讓先帝失望,卻無能為力的太子生涯。
想起靠著兒子才榮登大寶的流言諷刺,想起心上人至死也沒施捨給他的愛情。
他總不想見到他,到後來,乾脆直接無視了,連同曾經的寵愛真情也一併收回。
凌家與霍家見狀,立刻急流勇退。
皇帝為了挽留凌家,遂立另一位進宮二十多年的旁支女為後。
凌家感激涕零,卻依舊在短時間內,退出朝堂。
新任皇后依舊出自凌家,按理來說,對凌家或者對顧珩都是優勢。
但情況並非如此。
淑妃有親生子,在皇帝不願意見顧珩,更早早厭棄了福王之時,立這樣一位有子皇后,一下子就解決了這個大問題,讓他擁有足夠的理由與朝臣們糾纏太子的人選。
瑞王的生母,就是這個時候進宮的。
她是一位小家碧玉,生的花容月貌,卻極有才情。
相比起大多數被教育的賢淑或者內斂的世家千金來說,她身上有一種有別於高門的潑辣大膽。
從某種方面來說,她與凌嫚熙身上有一些相像的地方。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都一樣的熱烈溫暖,生機盎然。
她一進宮便得到了皇帝的青眼,很快便封為淑妃,沒過多久,生下了瑞王。
在她的身上,皇帝終於找到了追尋多年的自信與愛戀,對新生幼子的寵愛,也越發濃烈。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皇帝對這個新生的小兒子的寵愛,與曾經的顧珩能夠並肩。
皇后自然惶恐起來,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她忍住厭惡地討好顧珩,利用他來讓皇帝對淑妃感到不滿。
顧珩自身難保,當然不可能卷進他們之間的鬥爭,於是藉口求學,直接搬進了太傅家裡。
結果就是,宮中突然傳出淑妃與外男私通還珠胎暗結,生下孽子混亂皇室血脈的流言。
那是宮中第二次因妃嬪私通外男之事血洗宮門。
皇帝甚至沒來得及詳查,立刻便讓人將其捉拿,並凌遲處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