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沈玉昭,會在微風細雨的聽水閣下撫琴,父親會坐在一旁看書品茗,偶爾指點一二琴聲的不足之處,他會在碧綠如茵的草地上陪她一起放風箏,會在滿池的荷塘月色下二人對弈,棋差一招時,沈玉昭慣會俏皮地耍賴,窩在父親的懷裡撒嬌,父親總是寵溺地搖搖頭,由著她推翻重來。
而現在的王玉昭,懂得了察言觀色,習慣了慢聲細語,學會了慢慢移到眾人視線之外,成為一顆微不足道的黯淡星。
燈珠輝煌的上元節,玉昭靜靜地跟在孫氏一行人身後,耳邊迴蕩著王汝芝等人的歡聲笑語,笑聲帶著獨屬於年輕女郎的嬌俏與活潑,與這熱鬧的場景相得益彰,目光流連在街邊張燈結彩的火樹銀花,難得露出了一點笑模樣。
最邊上的王玉樓小心翼翼在擁擠的人群中護著幾人,捕捉到了這一幕,莞爾一笑,「昭昭還是要多笑一笑,別總是悶在屋裡,出來走走,總歸心情舒暢些。」
玉昭笑著點頭。
琳琅滿目的太多,簡直讓人看花了眼,不久王汝芝就受夠了一大家子的冗慢,提議分開玩耍。
王青嘉不許,擺出了一幅老父親的威嚴姿態,提醒眾人長安城最近不太平,一家人還是待在一起最好。
王汝芝卻不怕這些,只當是在危言聳聽,磨著他撒嬌賣痴,糾纏了好一會,王青嘉最終還是勉為其難地同意了,沉聲叮囑小廝多加看護,眾人結隊而行,逛好了便立刻在約定的地方集合。
王汝芝大喜,她與王宜蘭之間因為謝小侯爺的原因還在互相慪氣,於是她烏溜溜的眼睛一轉,親親熱熱挽起了一旁安靜的玉昭,帶著她揚長而去。
王汝芝是個不肯閒下來的,玉昭一路被她拉著去了好多地方,直逛得兩人臉頰紅潤、香汗淋漓,等到玉昭都有些追不上王汝芝的腳步了,後者還在意猶未盡,想要東看看西看看。
玉昭追的吃力,王汝芝卻還在嫌棄她走的太慢,見女郎香腮酡紅、雲鬢微散,一幅病西子的模樣,似乎真的有些力不能支。王汝芝複雜又古怪地看了她一眼,讓她在原地等著,她自己去前面看一看。
王家的小廝自然跟著王汝芝走,玉昭不敢單獨留下,悄悄地又跟了上去,見王汝芝走進了一間首飾鋪子,半天沒有出來,玉昭也不進去,索性就站在外面等她。
也許是在寒風中走得久了,身上又發了汗,玉昭攏了攏身上的素色斗篷,覺得有些冷,小腹處傳來一陣微微疼痛,但她沒有暖手爐,只能搓著有些冰冷的指尖,假裝自然地垂落覆在小腹上,端莊地站在寒風中等著王汝芝。
一旁的燈籠攤掌柜熱情地招呼她,請她猜燈謎。
掌柜的是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有些書生氣質,見到人群中伶仃的女郎轉過身來,露出雪白毛領下的一張芙蓉玉面,不禁愣了愣,更加熱情地提出一隻精緻繡球燈,請她來猜,猜到就是她的。
玉昭微笑謝絕,奈何架不住掌柜的熱情邀約,只得含笑同意。
掌柜說出的謎語並不簡單,但是她猜了出來,只不過有些不好意思就這樣白得一盞繡球燈,躊躇著究竟該說還是不該說,就在這時,另一道清雅的聲音響在一旁,替她說出了謎底。
玉昭抬頭去看,見是一位年輕高挑的青年,書卷氣很濃,臉龐白皙英俊,大冬天裡還穿著有些發白的單衣,愈發顯得風骨不折,他也在含笑望著自己。
掌柜見被人捷足先登,有些不情不願地交出了繡球燈,誰料俊美書生卻將繡球燈放在了玉昭手上,款款一笑,「送給這位姑娘。」
「在下孟文英,敢問姑娘芳名。」
玉昭訥訥接著手裡的繡球燈,一時有些受寵若驚,雖然上元節不拘往日禮節束縛,但她還是不願說出名姓,只輕抿紅唇,道了句王家的姑娘。
孟文英也不追究,神色溫雅,「我見王姑娘面色有些蒼白,可是身體略有不適?還是早些回去休息一下為好。」
一句話點醒了玉昭,她一時專注於
燈籠攤,都忘了首飾鋪子裡的王汝芝,連忙去首飾鋪看,門口哪有了王汝芝和小廝們的身影。
玉昭立刻慌了起來。
孟文英見她神色焦急,也知是遇上了麻煩事,溫聲提議道,「姑娘孤身一人,難免危險,若不嫌棄,我願和姑娘一起尋到姑娘的家人。」
話剛說完不久,遠處一支游龍隊伍浩浩蕩蕩地舞了過來,巨大的花燈燈火璀璨,神女翩翩起舞,花瓣飄落,引得香風陣陣,路人不禁心馳神動,紛紛爭先恐後地涌了過來,人聲逐漸鼎沸,逼仄的小路瞬間變得混亂不堪。
兩人就這樣被突然而來的人群衝散,玉昭聽到了那俊美青年焦急的呼喚聲,但是卻抓不住他,只能眼睜睜地被涌過來的人群擠走,等她好不容易離開喧鬧的人流後,已經不知道身處何處。
緊緊抓著的繡球燈在混亂的擁擠下也變了形,不成樣子。玉昭捏著冒出頭的竹篾,有些惋惜地擺弄著手裡的繡球燈。
這時一道黑影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她的身後,用破布塞住她的嘴,一把將她拖到了巷道里。寂靜小路上很快不見了玉昭和來人的蹤影,只遺留下一隻孤零零的繡球燈,燭火破碎,埋在了風雪中。
。
玉昭被抓住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自己遇到了匪寇。<="<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