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千風身旁,多了一道意料之外的身影。
那是一隻鶴。
那鶴不似凡物,周身羽毛流動著金黃的光澤,仿佛由晨曦親手織就。
其脖頸修長,垂掛著一串玉質的細碎的鈴鐺。額間的一抹朱紅,鮮艷得如同烈焰,被光線照得熠熠生輝。
鶴喙微張,銜著兩卷纏著金線的捲軸。
時幼目光一凝。
她見過這隻鶴。
被雲傾散人追殺那日,承天榜更新排名之時,便是它從天降至竹林,將一卷纏著金線的捲軸,送至她手中。
只是,承天榜自古五年一更。
每隔五年,秋分之日,日影最短之時,所有修行者的努力,都將在那一日,被天昭國武道司檢閱和認可。
天昭國,這世間最繁華的國都,天下權柄交匯之所。它不僅是凡世的中心,亦是修行者心中的聖地。
因為在這座聖地中,住著一位活得極久的老人。
其名為,道陵子。
沒人知道道陵子的來歷,只知道他精通武道,貫通天命,時而隱世,時而現身。
他是天昭的鎮國司主,是當今天昭城帝君的左膀右臂,亦是承天榜規則的制定者。
「修道者需有所行,有所畏,有所敬,方能承天之命。」
這便是道陵子在創立承天榜時,留下的話語,被世代刻於武道司的石碑之上。
當然,這座石碑,早在六百年前,當玄霽王的名字出現在榜首之時,被玄霽王只用一掌,便將這座輝煌化作齏粉。
不過,當時正巧避世的道陵子,其威名卻未因這場變故而有絲毫減損。
世人說,道陵子是凡人中最接近神的存在。這不僅是因為,他的年歲,遠比天昭國的歷史還長;更是因為,每當他避世不出,天昭國便會陷入動盪。
十年前,天昭國的大亂正是如此。那一年,八歲的時幼,牽著五歲的時奕,穿過天昭國的街巷。
時幼記得那時,飢餓帶來的眩暈感,也記得街巷中瀰漫的腐臭。禿鷲盤旋,房屋崩塌,人聲散亂,她踩著一片廢墟,差點被一具屍體絆倒。
人們說,那次混亂,是因為道陵子閉關隱世,天昭城的貴族們,因無人壓制,各自爭鬥。
可後來,人們又說,道陵子回來了。
因為從那以後,天昭國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華。
而如今,時幼看著白鶴喙中的捲軸,心中疑惑漸起。
承天榜每隔五年換榜,如今不過一月有餘,白鶴究竟為何而來?
第17章
的確,是溫柔的他睡得香甜時,會不自……
時幼走近了些,目光落在白鶴喙中那兩份捲軸上。
捲軸表面的深青色綢緞上,依稀可見金線勾勒出的名字。
一份繡著「玄霽王」,另一份則繡著「時幼」。
她尚未來得及叫來玄霽王,便感受到清冷的雪鬆氣飄來,鑽入她的鼻腔。
不知何時,玄霽王已悄然出現在她身旁,抬手間,直接從白鶴喙中,大手一揮,取下屬於他的那一份捲軸。
金線從捲軸上滑落,玄霽王展開捲軸,目光落下,面上卻
不見任何表情。
但時幼總覺得,空氣中的雪鬆氣息似乎比方才更加冷冽,連帶著他的神情,也透出幾分壓抑的不悅。
時幼不欲多問,取下自己的那份捲軸,展開,瞪大眼睛。
「致天下修行者:
自承天榜創立以來,本人觀世間修行者之聖瞳光芒,憑光芒強弱,判其高低,榜單因而公允。然而,近日吾以聖瞳再觀,異象橫生,不可忽視。
如今天下修行者六千零八人,或有修行者棄聖瞳之修,另闢蹊徑,光芒不顯而修為驟進;或隱匿於世,光雖暗淡而實力深不可測。舊法之下,榜單之公正已失,若再等五年,承天榜將淪為笑柄,此為本人生平未預料之事。
是故,廢去舊榜,再立新規。
明年今日,天昭國武道司,將開宮迎眾,凡修行者皆可以力證道。屆時,承天榜再立,實力為憑。」
卷尾,一行金線繡成的落款,遒勁而古拙:
「道陵子親筆。」
時幼看著捲軸上,「世間修行者六千零八人」幾個字,眼神微動,指腹輕輕摩挲著捲軸綢緞,冰涼的觸感順著字跡滲入心底。
明年今日。
短短一年,卻足以改變整個修行界的格局。而捲軸中那句「或有修行者棄聖瞳之修,另闢蹊徑,光芒不顯而修為驟進」,莫非……是在指她嗎?
時幼將捲軸緩緩捲起,抬眼望向玄霽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