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紅玉聽到這話,心裡難受極了,悄悄和吳荷花說:「長青他人那樣好,學問也大,他為什麼不能考?媽,真是不公平。」
吳荷花剛才已經聽姜小慈說過了,姜成平被老丈人訓著,今天就開始複習讀書。
她心裡既高興,又替女婿難過,她說:「你先不要急,等事情都安排下來,我找村長問問,小慈說,你和長青日子會越來越好,結婚當天高考恢復的消息就來了,這就是好兆頭。」
……
下午,齊老爹來大河村商議恢復高考的事。
齊老爹說:「現在要資源整合,勁要往一處使,你們大河村統計一下,有多少人符合條件參加這一次的高考,一起集中到鄉鎮高中去複習,長青也去,有他帶頭,大家的學習勁頭肯定更好。」
吳荷花心中一喜,連忙問道:「長青有個家庭成分問題,他能考嗎?」
齊萬林是打聽了才來的,說道:「我去縣教育局問過了,他是上門女婿,趕緊把他的戶口落到你們家來,可以參加考試。」
這個消息不亞於救命稻草,把虞長青從困境裡拉了起來。
就這樣,附近幾個村子能參加高考的,都集中到鄉鎮高中去了,由學校老師輔導著,統一複習,一時間,鄉高中擠得滿滿當當,一到飯點,都是圍著送飯的家人。
……
姜小慈每天陪著姑姑和嬸嬸,一起去鄉里給叔叔姑父送飯,中午一頓,晚上一頓,幾天之後,學校里搞了男女分開的大通鋪出來,路遠的就不回家了。
複習的氛圍緊張激烈,大家埋頭學到半夜一兩點,早上五六點又起來挑燈苦讀,供銷社的蠟燭、燈油都不夠賣了,家家戶戶湊了照明工具往學校送。
時間就在爭分奪秒中到了十二月份,高考這天,全國上下幾百萬的准考生進入了考場,姜小慈和大家一樣等在考場外面,奶奶、姑姑、嬸娘,還有齊老爹都急得團團轉。
只有姜小慈不著急,她覺得小叔姑父那麼刻苦,就算考不上也不要緊,因為已經盡過最大的努力了。
估分之後,虞長青的成績妥妥的能考回首都去,姜成平的成績也能考上省城的大學,一家能出兩個大學生,吳荷花高興得快瘋,直說祖墳冒青煙了。
知青裡面也考上了兩個,和虞長青關係最好的何知青,同樣考回了首都,何知青、姜成平的錄取通知書已經拿到,虞長青的通知書還沒有到。
他心裡忐忑不已,隱隱覺得這事要出變故。
很快,齊老爹幫著打聽出來,他語氣透著憤怒和無可奈何:「我找縣教育局的朋友問過,是首都那邊寫了舉報信,說他爹是反動分子,說他這樣的人參加了高考也不能被錄取,還要問責縣教育局是怎麼審核的呢。」
虞長青已經聽不下去了:「我就知道,他們絕不會讓我再回首都。」
……
連著幾天,家裡的氣氛凝重到了冰點,誰都不敢高聲說話,生怕哪一句戳到了虞長青的痛點。
姜小慈特別不安,問顧聞英:「媽,姑父都考上了,憑什麼不讓他去啊?我們就不能跑到首都去告狀嗎?」
顧聞英心裡默默嘆口氣,她這個女兒呢,心智要比實際年齡小几歲,不曉得這裡面的複雜程度。
她說道:「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如果我們家有人能去首都活動,說不定還有轉機,你記住,不要在姑父面前,說什麼還有希望之類的話,不要再許他鏡花水月的希望了。」
這個年,照顧虞長青的心情,家裡過得靜悄悄的,過完年,知青們陸續返城,虞長青最好的朋友何知青,準備提前返城。
何知青替虞長青惋惜,跟他保證:「你放心,等我回了京市,站穩腳步,總有一天,有能力為你的事奔走。」
虞長青已經認命了,打起精神,鼓勵對方:「你家裡一樣不希望你回去,現在你憑本事考回去了,他們也絕不會給你好臉色,你一定要堅持下來,我現在挺好的,我媽、我媳婦都特別照顧我的心情,我也得振作起來,不能再讓她們擔心了。」
……
送著好友奔向他的前程,虞長青找了個地方,捂著臉,無聲地痛哭了一場。
姜小慈看到姑姑在姑父看不見的角落,咬著嘴唇,無聲地陪著哭了一場,再一回頭,奶奶和媽媽也在默默垂淚。
姜小慈這會特別討厭在首都使壞的那些人,她跑到村口,希望爸爸能早一點回來,她覺得爸爸肯定會有辦法。
……
何知青和村里最後一批返城的知青,在車站要分別了,大家還在感嘆虞知青的事:「虞知青真是可惜了,考那麼好,結果被家裡人使壞,回不去。」
另外一個說:「那也是他的命,其實你們要這樣想,如果他真回去了,他在鄉下娶的這個媳婦,肯定會被他拋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