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田家四季[種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事,竟就在李銘川和趙雨梅的商討中定了下來。

日子還是之前看的日子,收稻時。到時候,家家戶戶的田地里都長著黃黃綠綠的稻子,是個好日子。

兩家都需要一些時日來緩緩,距婚期還有三四個月,到時得布置一下新房,扯喜布給禮哥兒做衣裳,還得擺宴席。雖說擺宴席能收回點銀錢,但也先得出去,更別說還欠著李大伯的錢。

李銘川歪頭看了看在堂屋裡偷看他的余禮,舌頭抵了抵牙齒,心道:還是得多賺些,不能委屈禮哥兒進家過跟著他過還債的日子。

余家還趕著去鎮上還錢,李銘川沒多留,同趙雨梅道了別。又回過頭對余禮說:「禮哥兒,我明日再來。」

余禮道:「等一下。王媒婆現還在家中等我的意思,她為我是操了心的,我們一路去同她道個謝,再跟她說清楚。」

他手中拿了幾個銅板,同李銘川一起出了門。就算這次不是王媒婆替他說的親,但她這兩日是下了功夫的,怎麼也得給上幾文錢以作感謝。

村里人見他們倆並排走在路上,都懷疑自己看錯了,左看右看,跟之前偷偷看的動作不一樣了,瞪大了眼睛仔細看著他倆。

確認不是自己老眼昏花看錯後,坐在一起說話閒聊的嬸子夫郎,蹲在河邊洗衣的嬸子夫郎,都炸開了鍋,想來這陣時日,又要瞎猜他們兩家的事情。

王媒婆也是驚訝得很,聽他們說了前因後果,也替他們覺得高興,哪怕這一次不是她說的,得不到那些說親錢,可之前是得過一次的,兩個孩子性子都好,都勤快能幹,也能稱得上相配了。

她將兩人的手握在一起,道:「無需理會那些長舌的,嬸子看啊,你們日後定是會過好日子的。」

兩人道了謝,待要出門時,余禮本要去摸身上揣的銅板給王媒婆,李銘川捏住了他的手,自己遞了幾個銅板給她。

道:「我和禮哥兒的事,真真是麻煩嬸子了,一點小心意給孩子買幾塊糖。」

王媒婆也高興地接了,將兩人送了出去。

出了王媒婆家,兩人回家的路就不同了。

李銘川幫余禮撥了下頭髮,道:「禮哥兒,別憂心,我能賺錢,以後絕不委屈了你,你爹也會沒事的。」

余禮這些日子不好過,本已做好打算草草嫁人,今日竟又像是絕境逢生了,只是不知他爹的情況。

他搖搖頭,道:「沒事,你……你也要注意身子。」

李銘川輕笑了下,附近有人,兩人沒多聊,各自回家了。

餘風和趙雨梅打算一起去鎮上,餘風酒樓里的事不能再耽擱了,這差事是萬萬不能丟的。趙雨梅也要去醫館守在余廚子身邊。

醫館能有個地方讓趙雨梅夜裡睡一睡,但是是沒有東西給她吃的。

余禮知道娘在鎮上怕是捨不得買吃食,在灶房蒸了幾個白面饅頭,烙了幾個玉米餅子,攤了幾個紅薯麵餅,並拿了一罈子泡蘿蔔,讓趙雨梅帶上。現在天氣還沒熱起來,能勉強先吃個幾天。

余禮對趙雨梅道:「我和小妹在家看家,過幾日我去鎮上給你送飯。」

趙雨梅點點頭,現如今是需要省錢的時候,只是她這一走,家裡的活計竟都落在了余禮和余雪身上,她有些心酸,偏過頭不再說話。

余禮和余雪目送兩人出發,站在門口看了許久,余禮才說:「走吧,咱們先把自己顧好,免得讓娘和哥哥擔憂。」

這屋子本是算不得大的,可如今,竟顯得空蕩蕩的。

李銘川一大早趕去了鎮上置辦東西,他不知余禮家的蛋又送又吃,已耗得差不多了,心裡還在盤算。

禮哥兒家養了雞鴨,今日就不買蛋了,買吊肉,並些紅糖,再扯匹喜布。

他娘從前是織布的好手,上次提到余家的兩匹布,就是他娘織的。

橋西村的人多穿白色灰色的麻布,便宜耐造,更有那些窮苦人家,穿的是樹皮布。他娘平日裡也織麻布多,但送給余家的,是他娘自己都穿的少的絹布,絹布更為細膩些,鎮上的小哥兒和姑娘有餘錢的就會買絹布。

家裡還有他娘先前織的三四匹麻布,但這喜布是需得在鎮上買的。

喜布是紅色的,價格更是比那些素色的絹布還要貴些,按習俗,婚服多是姑娘夫郎自己扯布自己繡制的,喜被則該是娘家準備的嫁妝。

但李銘川知道余家後面手頭會緊,便昨日跟余禮說了,他今日先來扯上一匹。

路過糕點鋪時,李銘川猶豫了一下,想著禮哥兒怕是會捨不得吃,還是買些更中用的吧,便轉身進了旁邊的糧米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