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半日得了一錢多的銀子,余禮很是滿足,雖說有成本,但其實成本沒有旁人想像的那麼高,去掉成本也能賺上快一錢的銀子了。只是這糕點就得偶爾賣上一次才有效果,村里能常常買糕點吃的實在是少。
等他回家時,過了晌午,快到家時在路上碰見了來接他的李銘川。
他見四下無人,得意地沖李銘川揚起了手中的錢袋,就等著李銘川開口誇他。
李銘川哪有不如他心意的,扯著他的臉蛋親了兩口,道:「我的禮哥兒干半天夠我幹上好幾天了,怎麼這麼厲害呀。」
兩人高高興興回了家,今天中午吃些米糕填肚子就好,綠豆糕和棗泥糕自然也是很好吃的,但吃多了容易膩,再一個也精貴些,沒人會拿來當飯吃。
過了幾日,玉米面拿去磨好了,余禮興致勃勃地在心裡盤算能用來做些什麼。
玉米面是黃色的,他取出一小碗玉米面,用剛燒好的水燙熟了,放涼後磕了一個雞蛋進去,又放了些白面、酵面和紅糖,用溫水拌勻了,表面撒上些紅棗碎,上鍋一蒸,就是玉米面發糕。這個方子比雜麵做的發糕好吃,甜甜糯糯的,還不黏牙。
發糕是甜的,適合做早食,晌午和晚上的主食,余禮就做的玉米餅子,加一點點油和鹽,在鍋里一煎會是香噴噴的,但余禮想省些油,餅子壓好後,上鍋蒸熟的,也好吃。他還在餅子裡加了點新鮮的玉米粒,玉米粒被切碎了,在溫軟的餅子裡咬到是另一種驚喜。
這玉米面日後還能做窩窩頭,混些野菜也能做菜糰子,就是想要包餃子,都還能做餃子麵皮,用處多得很。
余禮在磨玉米面前本想著給余家和大伯家都送些,但家裡的菜地本就只有一半種的玉米,曬乾後一磨,出粉不多,余禮便沒有送玉米面,只做好後分別送了幾個發糕過去。
再過兩日便是處暑了,橋西村的秋意越來越濃,雖白天還是熱,但晚上已有些涼意了。
處暑不算大日子,但有的人家也會好好過一過,富裕的會用新米去祭祭祖,吃吃鴨子,不富裕的也盼著這時候魚塘主開漁了買上兩天解解肉饞。
李銘川已在地里忙著施肥除草了,余禮定是要給他買上兩條肥美的魚吃吃的。余禮自己吃魚,是喜歡吃肉細嫩些的,但想著李銘川在地里忙碌,吃些帶魚油的養養膘也不錯。
魚是比豬肉便宜一些的,但越大的越貴,這魚塘主自己平常已住在了鎮上,但開漁頭幾天是會在村里待的,他的夫郎是個會做生意的哥兒,見著村里說得上名字的人都會少算一兩或少收兩個銅板。
處暑當日,來買魚的人多得很,一隻鴨子要三四十文了,一條魚十幾個銅板能拿下,大多數人都是想著買魚呢。
余禮在買魚的人群里看見了余雪,余雪也瞧見了他,隔得遠,人多,便沒喊,只踮起腳尖沖他揮著手。
余禮本想買兩條大的,但挑來挑去最後買了條大的買了條小的,他付了銅板,拎著兩條活蹦亂跳的鯽魚回了家。
大的今日紅燒了吃,小的還能養兩日,到時候還是買了豆腐一起打湯喝。
紅燒鯽魚余禮是喜歡在底下墊上一層大豆的,黃黃的豆子沾滿了燜醬,軟糯下飯。
回了家余禮就開始泡上了豆子。
過兩天要去伯娘家搖桂花的,最近伯娘家的桂花開得特別好,雖說因為品種原因,沒有特別香,但顏色很好看。
余家院子裡也是有棵樹的,是一棵石榴樹,近日也結了不少果子。從前趙雨梅還同餘禮說過,余家從前人丁不旺,余廚子和趙雨梅成親時種下的這樹,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趙雨梅就生下了三個孩子。
余禮想到這,心裡有些癢,怎麼看都覺得自家院子裡少了些什麼,一邊做飯一邊在心裡想。
柿子樹不錯,事事如意,結了柿子也好吃,還能做柿餅走親訪友送些也有面。
枇杷樹也好,秋天冬天開的花好看,來年春夏結了果,能熬醬泡水,小孩咳嗽喝些很是又用。
杏子橘子棗子樣樣都好,就是院子裡光禿禿的不好。
他心裡有了打算,只等著李銘川回來同他商量商量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