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朕與將軍解戰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殷祝怕他多想,忙解釋道:「就是好奇嘛,你之前說修帝陵,朕這兩天就在琢磨這件事,正好就想到了。」

「這個問題,策現在也沒辦法回答陛下,」宗策低聲道,「但如果真有那麼一日到來,或許策會傷心欲絕,隨陛下同去,也或許不會。」

「不會的理由是什麼?」

「因為還要替陛下完成未竟的心愿,為大夏守衛疆土,護國安民。」

殷祝恍然:是了,他乾爹責任感極強,這的確是他會做的事情。

在真正入睡之前,他想,自己知道該怎麼做了。

第117章 【一更】

在宗策的強烈堅持下,之後歸仁又進宮為殷祝診了幾次脈。

但結果都和最初大差不差。

無舊例可依,歸仁也只能先給殷祝開一些調理身體的藥喝著,說總歸聊勝於無。

殷祝雖然臉色總是一副病懨懨的模樣,但每日吃得好睡得香,和唐頌為首的一幫老頭是越斗越有勁,每天不是在宮中罵街,就是坐在御書房的桌案後翹著二郎腿,咬著筆桿邊琢磨邊壞笑,看上去沒有半點病入膏肓的意思。

見狀,宗策也稍稍放下了心。

但他心底仍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陰雲,所以某日便旁敲側擊地詢問殷祝可有信哪位仙家神佛,等有機會可以為那位建一座廟,供奉香火。

不知道為什麼,在他問出這句話之後,殷祝的臉色卻變得十分奇妙。

「倒是有那麼一位,」他含糊道,「但是就不必拜了吧……」

要是真想求他乾爹保佑,殷祝覺得,比起建廟磕頭,睡前跟他乾爹啵下嘴,效果說不定還更好呢。

這事兒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後面不知道他乾爹又冒出了什麼奇思妙想,國中無戰事,除了每日照例練兵外,宗策又開始學起了畫。

殷祝對此當然是舉雙手贊成。

自從上次吐血之後,相同的狀況又斷斷續續出現了幾次,殷祝也逐漸接受了自己剩下的壽命還不到幾年的事實。

——在知道自己要死了之後,人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自然只有四個大字:

及時行樂。

上好的筆墨紙硯,他全都叫人提前備好了,足夠宗策不眠不休畫上三年有餘;他乾爹畫畫時,什麼瓜子飲料小水果也都一應俱全,殷祝還時不時會路過親手投餵一下。

宗策對某人的殷勤心知肚明,因此,在發覺自己時常不翼而飛的練筆時,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殷祝對這樣的生活很滿意。

要說當下最叫他煩惱的,唐頌都得排第二,首當其衝的,自然是他在新都那個越來越無法無天的逆子。

雖說殷祝在心中對下一任皇位的繼承人已經有了安排,但面對尹英這個太子,也不能全然撒手不管。

如果不妥善處置,這群太子黨保不齊就要在大夏爆個大雷。

而且但從尹英本身的性格來講,唐頌也好,王存也罷,甭管自身性情如何,都是典型的封建社會教書先生,對待學生,極少和顏悅色,要求又十分苛刻,稍有不對便是一頓嚴厲批評,還會定期給殷祝寫摺子告狀。

尹英的性格貪玩,還有點祖傳的叛逆,殷祝在的時候,他日子過得輕鬆,倒也相安無事;

但等殷祝離開新都後,殷祝給他找的那兩個新監護人可不會慣著他,尹英壓力一大,自然就會想著偷懶耍滑,找渠道發泄。

「想納侍妾?這小子才多大,要什麼侍妾,」殷祝翻看著尹英從新都寄來的信,嗤笑一聲,「他老子都還沒納妾呢!」

聞言,旁邊投來了一道頗有存在感的目光。

正提筆小心在宣紙上勾勒蝶翼的宗策靜靜地看著他,問道:「陛下想納妾了?」

殷祝後背一僵:「……沒有,朕只是說著玩兒的。」

「若是陛下動了這個念頭,也不必隱瞞,」宗策重新低下頭,將那蝶翼間的空白用筆鋒一點點填滿,「喜新厭舊,乃人之常情。」

他擱下筆,拎起未乾透的紙張輕吹了兩下。

「待陛下兒孫滿堂,策也就安心告老,尋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了卻殘生罷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