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罵了半日他終於住嘴喘了口氣,他指揮兩側奴僕上前要將薛二郎拿下。
誰知這時薛二郎卻突然站起身,眼疾手快地拾起地上一塊橫木。他口中發出一聲野獸般的怒吼,一把將橫木推向欲要上前捉他的奴僕。
店內鬧得人仰馬翻,不待店中人反應過來,薛二郎已向人群中躥去。
「廢物!一群廢物!快追上他!」
只見那高個男子氣得直跺腳,欲要上前追去,走了幾步臉上又頓住。
他用手遮擋著側臉,不叫街上人看去。
無奈看熱鬧的人群遲遲不散,越來越多的人對著店內指指點點。
那高個男子被圍觀又氣又惱,兩頰登時就漲紅起來。他的奴僕們當即厲聲呵斥驅散圍聚在一起看熱鬧的百姓。
一幫人凶神惡煞,圍觀的又都是平頭老百姓,且知這人來歷,不敢多逗留,很快便散開了。
欒蘅跟著眾人離開。
走在她前面的一位老伯道:「薛二郎這次惹上劉家,恐怕他們一家要遭禍事嘍。」
旁邊一位郎君附和:「是呀,聽聞他姐姐已當選為太子妃,我看這次薛掌柜一家是在劫難逃了。」
說罷,二人齊齊搖頭,似已料到薛家下場。
欒蘅聽了一耳,再次望向被奴僕們擁著離去的高個男子,當即恍然,他竟是劉磐。
難怪方才看他站姿奇怪。
劉磐便是已定太子妃劉家二娘劉中蓉一母同胞的弟弟。
因患腿疾,多年不出府,是以欒蘅方才也沒認出他。
談及他的腿疾,又不得不提及另一樁往事。
要說這劉磐幼時也是位身手矯健,四肢健全的小郎君。
又因他生得俊秀,馬球打得好,在京中也頗有些名聲。
元義九年仲夏時節,正逢皇后壽筵,於宮中舉辦馬球賽。
劉磐與他阿兄薛家大郎在馬球賽上連贏數場,五皇子和八皇子都敗在二人之下,因此當年劉氏兩兄弟還獲得了聖上與皇后的嘉獎。
意外便發生在四年前。
元義十二年,聖人擢升劉茲為尚書令。
同年春日,劉二娘子與劉三郎隨尚書夫人一道去城外慈福寺拜佛,一行人至夜趕回城,在城外卻突遇盜賊。
劉二娘子險些被賊人擄去,幸有劉三郎擊退賊人,與他們拼死廝殺,這才讓胞姊倖免於難。
而他當年尚未到志學之年。
城中百姓口傳那日劉三郎渾身是血被抬回劉府,劉尚書險些以為就此要失去愛子。
萬幸劉三郎無性命之虞,只是自那以後,他便落下腿疾。
劉三郎救胞姐一事在京中傳揚開,當年誰不誇讚劉家有這樣一位好郎君。
劉三郎捨命救胞姐之事傳進宮中,聖上聽聞了,特下令將此事記錄成冊,廣發天下,以宣德孝。
幾年未見,人人讚揚的劉三郎何以成了今日這般跋扈模樣?
欒蘅思索良久,仍不明白。
主僕二人坐上馬車,此時道路已暢通,車馬行人一切恢復如常。
身著盔甲的的金吾衛正踏步而來。
隔著馬車,仍能清晰地聽到馬車外金吾衛發出的怒喝之聲。
筱竹掀開車簾瞧了瞧道:「金吾衛這般姍姍來遲,怕不是早就知道劉家三郎在此鬧事?」話畢,語氣中帶了些憤怒之意。
不遠處金吾衛的長官正對著劉磐點頭哈腰,筱竹對著他們幾人一指:「娘子你快看,他們果然沆瀣一氣。」
欒蘅探頭一望,心道:原來
二哥所說的官官相護果然不假。
只是她尚有疑慮,劉三郎這般恃強凌弱,劉尚書一家難道不知嗎?
卻說劉磐出了延壽坊,心中甚是不平。
他對身邊親隨齊宇道:「你務必帶人將薛鎮那小子捉住。
抓住人不論用什麼法子,撬開他的嘴,讓他說出『常勝將軍』被他藏在何處。
若他識趣願意交出『常勝將軍』我便饒他一死。倘若不肯說,我定要他一家人都為他陪葬。」
齊宇一向對他唯命是從。
待劉磐說完,齊宇留下兩個身手較好的奴僕護送劉磐回府,帶著另外的人沿街搜尋起來。
當朝尚書令劉茲的府邸位於崇仁坊內,是一座五進的宅子。
府門前兩座石獅巍峨大氣。劉府規矩森嚴,即便是身處寒冬,幾個看護大門的奴僕也不敢有絲毫懈怠。
蓉春院內。
華桃腳步匆匆,幾個灑掃的婢子見她進院停下活計她都與她打了聲招呼:「華桃姐姐。」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