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原因與根本原因相比,更側重於事件的發生,以及該事件所起到的關鍵推動作用。
太子胤礽從好兒子、好學生、好儲君到暴戾不仁、貪財好色的不肖子孫,直到被廢,經歷過幾個標誌性的事件。
據石靜所知,第一個標誌性事件發生在康熙二十九年,也就是四年前。
噶爾丹進犯內蒙,康熙親往督軍,在承德生病,召太子和三阿哥前去侍疾。三阿哥噓寒問暖,衣不解帶盡心侍奉。太子卻面無憂色,站在旁邊指揮,他身邊的人居然還有喜色。
康熙皇帝十分不悅,只留了三阿哥在身邊,把太子趕回京城。
從此,父子生隙。
第二個標誌性事件發生在康熙三十二年,也就是去年夏天。
康熙皇帝不幸染上瘧疾,病逝沉重,藥石無醫。西洋傳教士獻上金雞納霜,太子攔著不讓用,把藥甩給索額圖和明珠試用,自己站在旁邊看熱鬧。
儘管最後試用有效,康熙皇帝用過之後很快痊癒,心裡的疙瘩卻越結越大。
罅隙一旦存在,讓懷疑的種子在心裡萌發,從前所有順理成章的事,都會變得不可思議。
第三個標誌性事件很快來了,就在今年的端午節後。
皇上帶領諸皇子、宗室和群臣去奉先殿祭拜,禮部把太子的拜褥放在了奉先殿的門檻里。
禮部是怎麼想的,石靜不知道,但沒有皇上點頭,禮部絕不敢私自調整太子拜褥的擺放。
以前可能就是這麼擺的,或者乾脆是皇上讓禮部這樣擺的。
但這一次康熙皇帝提出了異議,叫來禮部尚書,當面告訴他只有皇帝的拜褥才能放進奉先殿的門檻里,讓他安排人把太子的拜褥挪出去。
這位禮部尚書的腦袋好像被門擠了,居然要求康熙皇帝明發諭旨並且記檔,他才會進行調整。
別問,問就是害怕被太子記恨。
康熙皇帝大怒,當場就把這位腦子被門擠了的禮部尚書給擼了。後來查明,這位禮部尚書壓根兒就是太子黨。
第一個標誌性事件和第二個事件發生的時候,石靜正在家中守孝,實在插不上手,只能幹瞪眼。
眼下終於來到了第三個標誌性事件,石靜覺得她再不干預,等她嫁進宮局面只會變得更加糟糕。
第23章 解迷津
「皇上訓斥了你,你可有彌補?」石靜要管也得先把事情弄清楚了再說,不由坐直身體問。
胤礽看她一眼,咧了嘴笑:「把沙穆哈打一頓,算嗎?」
石靜:得,罪加一等。
「你跟我說句實話,那個沙穆哈是索黨的人嗎?」沙穆哈就是第三個標誌性事件中那個被門擠過腦袋的禮部尚書,他實際的站隊情況很重要,石靜非常關注。
胤礽想了想,搖頭:「沙穆哈任工部尚書的時候因為黃河入海口治理不力被革職,曾經拿了銀子賄賂索額圖。索額圖瞧不上他,沒管這事,後來不知他走了誰的門路,很快東山再起。」
索額圖愛權不愛錢,他的死對頭明珠正好相反,石靜越想越覺得後背發涼:「打他一頓有什麼用,不如派人去查查他被革職之後東山再起的原因。」
胤礽蹙眉:「你覺得他不是忌憚我,而是背後有人指使?」
「禮部尚書敢跟皇上叫板,這事本來就不尋常。」石靜覺得問題明擺著。
胤礽卻道:「這事不怪沙穆哈,我的拜褥從來都擺在奉先殿門檻裡頭,是汗阿瑪朝令夕改,讓下面的人無所適從。我打沙穆哈其實是為了提醒汗阿瑪,下手並不重,擦破點皮肉而已。」
儘管水雲榭里沒有服侍的,石靜還是抬手捂住了胤礽的嘴:「皇上是君,你是臣,君要臣死,臣都得謝恩去死,更不要說只是調整拜褥的擺放位置了。」
胤礽不服,被她捂了嘴,還在說:「君無戲言,豈可朝令夕改,無故遷怒於人?」
石靜真想喊一聲「小祖宗,快閉嘴吧」,可她沒有再跟胤礽槓下去,而是轉移話題:「我還是覺得沙穆哈有問題,去查一查,好不好?」
說到最後就像哄小孩子,胤礽氣笑了。
他在宮裡,她在宮外,見一面跟牛郎會織女似的,他可不想把如此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人身上。
「好,我聽你的,派人去查。」胤礽敷衍道,想儘快結束這個不愉快的話題。
石靜一聽就知道他沒上心:「記得一定去查。」
胤礽垂眼看她:「我什麼時候騙過你,答應過你的事可有食言?」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