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齊立刻站出來:「皇上,籌集軍糧本是戶部之責。」
言下之意是,不該讓兵部拿章程。
見馬齊咬上了太子魚鉤,康熙笑了:「難為你想起來了,籌集軍糧是戶部之責。」
戶部還沒拿出章程來,只說了一個大概,兵部跟著瞎攪和什麼。
想跟著攪和也可以,那就一起出章程好了。
差事不想辦,一門心思提要求,想得美。
「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句話,算是讓胤礽玩明白了,輕飄飄一句便堵上了馬齊嘴,成功結束了這場曠日持久爭論。
另一邊,石靜派人去阿哥所打聽十二阿哥情況,得到的結果都是過得很好。
胤礽是太子養在皇上身邊,尚且有不如意事,十二阿哥胤祹生母出身不高,又不得寵,住在阿哥所怎麼可能過得很好。
十二阿哥生母是歷史上的定妃,現在貴人,萬琉哈氏。這位萬琉哈氏,辛者庫人出身,與德妃同年進宮。比德妃晚七年生兒子,德妃已經從端茶宮女爬到妃位,萬琉哈氏到如今也只是一個小小的貴人。
一宮主位都不是。
人住在翊坤宮,給宜妃這個寵妃當背景板。
可以說是小透明中的小透明,透明得不能再透明了。
因位份不夠,生下兒子也不能自己養。宜妃生兒子,被送去太后身邊養,她生兒子卻養在蘇麻喇姑膝下。
蘇麻喇姑再尊貴,也只是太皇太后身邊的一個宮女,得皇上敬重最後以嬪位之禮下葬。
可見萬琉哈氏和她兒子十二阿哥胤祹有多不得寵了。
宮裡人慣會拜高踩低,阿哥所也是一樣,石靜不信十二阿哥這樣的小透明不受委屈。
自己說過得好,可能是性格恬淡。歷史上十二阿哥便是這樣恬淡一個人,不爭不搶,身邊的哥哥們奪嫡爭到赤膊上陣,他也能安守本心,保持中立。
身邊的奴才們說十二阿哥過得好,有三種可能。一種是跟十二阿哥一樣,人淡如菊,被欺負自己忍著,另一種可能是畏懼於某種勢力,知道也不敢說,還有一種可能,便是十二阿哥身邊的奴才,也不是什麼好鳥,有以奴欺主嫌疑。
不要以為宮規森嚴,沒人敢欺負皇子,便是胤礽這個太子都吃過刁奴暗虧。
更何況十二阿哥今年才九歲,在後世只是一個三年級小學生。
自己人淡如菊,身邊服侍的也問不出什麼來,石靜有些發愁。
幫不了十二阿哥,就不能讓蘇麻喇姑欠她的人情,沒有這個人情,根本無法請動蘇麻喇姑出山幫她整肅毓慶宮。
「太子妃,擷芳殿首領太監何寶柱求見。」有宮女在門外稟報。
石靜暫時將自己從愁緒中拔出,面對現實。
何寶柱行禮過後,笑眯眯拿出一個小本子呈上,恭維道:「自從太子妃要整肅擷芳殿事傳開,並且收下了李格格和奴才寫的名冊,不用奴才動手,這些日陸陸續續有人想辦法離開了。」
他指了指那本小冊子說:「上面的人都走,有人生病,有人犯錯,還有人被借調。有些在奴才預料之中,有些人是真沒想到。」
「什麼叫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就是了!太子妃英明!」雖然是恭維話,何寶柱心裡還是有幾分佩服的。
行家功夫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太子妃不愧是太皇太后手把手教出來的。
跟著這樣有地位有成算且有手腕的主子,四兩撥千斤,辦差都不費勁兒。
還好他足夠圓滑,不管各方勢力怎樣收買,都沒投靠,不然上哪兒找這麼好的主子去。
良禽擇木而棲,石靜對何寶柱效忠非常滿意,打賞之後,對他說:「人走,差事還在,內務府送人進來的時候,你警醒些。」
何寶柱非常會來事兒:「內務府送人過來,李格格和奴才先挑,選出背景乾淨帶來請太子妃過目。」
石靜點點頭:「也好,就照你說的辦吧。」
想起什麼似的,又道:「大哥兒再過幾年也要搬去阿哥所住,我想讓他提前熟悉那邊。你讓內務府推幾個在阿哥所服侍過新人來,我親自挑一些放在大哥兒身邊。」
何寶柱應了一聲,笑道:「奴才看出來了,太子妃是真疼大哥兒,所思所慮豈是李格格能比。大哥兒能養在太子妃身邊,是他的造化,也是李格格的造化。」
馬屁聽多了膩歪,石靜擺擺手,讓他退下。
宮裡人都說何寶柱滑不留手,只有石靜知道,他效忠之後差事辦得有多漂亮。
兩日後,何寶柱帶了篩選過的第一批人來給石靜過目。
這批人樣貌周正,規矩守禮,比毓慶宮現在用這一批看著都順眼。
人數不多,一共十個,五個宮女,五個內侍,看起來年齡都不大。
石靜拿起名冊一看,果然都是這兩年入宮新人,年齡最大的十七歲,最小的十四歲。<="<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