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麻喇姑似乎看出了她心底的不安,呵呵笑道:「子嗣講緣分,太皇太后十三歲進宮服侍太宗皇帝,直到二十六歲才生下先帝。太子大婚之後,把太子妃留在身邊,一直沒傳其他格格侍寢,足見看重。」
太子坐鎮河道總督府,離宮也有幾日,可太子妃脖頸上的紅痕仍舊如此明顯,不難想見兩人有多恩愛。
夫妻恩愛,才能瓜瓞綿綿,是好事。
記得太皇太后在世時,太子就喜歡太子妃,喜歡得不行,那真是要星星不給月亮。
知道太子妃有熱症,慈寧宮服侍的怕擔責任,不敢讓太子妃吃飽。太子中午放學來一次,下午放學來一次,每次都不是空手來,總要帶了吃食。
親自服侍太子妃吃完,再陪她說上幾句話才戀戀不捨離開。
就是離開,也要拉著太子妃手,求她把自己送到毓慶宮,然後再送太子妃回來。
她親眼見過,兩個小人兒來來回回折騰了好幾趟。
每年僅有五天假期,辦過該辦事,太子把所有時間都耗在慈寧宮。
元旦陪太子妃畫九九消寒圖,太子妃畫樣子,太子上色。
給太皇太后畫一張,給太后畫一張,給皇上和幾位公主各畫一張,一整天就消磨過去了。
端午拉著太子妃跟宮女學包粽子,太子妃包一個,太子包一個,兩人比賽,最後煮成一鍋八寶粥。
運氣好的話,她也能分到一碗。
端午節包粽子,中秋做月餅,萬壽節蒸壽桃,皇上看見那一大鍋歪歪扭扭的壽桃,笑著問太子將來是不是打算去御膳房當差。
到五月初三,太子生辰,太子就不動手,纏著太子妃給他繡荷包。可看見太子妃被繡花針扎了手,心疼得眼圈都紅了,從此再沒提過。
怕太子妃吃心,非說自己不喜歡荷包,從此腰間再沒掛過荷包。
就是夏天熏蚊蟲用香包也不戴,身上咬了包,嚇得毓慶宮李德福天天捧著薰香爐跟在後頭。
太子十二歲那年,太皇太后提醒皇上該給太子選宮女通人事了,結果派去的人全被趕了回來。
太皇太后這才注意到太子對太子妃特別的偏愛。
有一回她隨太皇太后出門,中午在慈寧宮附近的夾巷裡,看見太子把太子妃按在牆上親。太子妃推了一下,哪裡推得開,反被人壓得更緊。
直到太子妃有些站不住了,太子才托住她的腰,啞著聲音哄人:「掌珠,我不要什麼通人事宮女,我只要你。」
太子妃嚇壞了,搖頭說不行,太子拍拍她的背:「小傻子,不是現在,等我們大婚再說。」
憐惜地看向太子妃:「你把你的第一次給了我,我的第一次自然也會留給你。掌珠,我誰也不要,只要你。一輩子都只要你。」
這番話似曾相識,聽得她心驚膽戰。轉頭看太皇太后,果然見她老人家沉了臉,表情冷肅。
先帝是怎麼病的,又怎麼沒的,蘇麻喇姑心知肚明。
這根刺一直扎在太皇太后心裡,並沒有隨著先帝薨逝消失。
後來太皇太后找到太子問話,雖然得到了滿意的答覆,卻沒見到與之相符的行動。
太皇太后又找太子妃,讓她勸太子按規矩來。太子妃順從地去了,與太子在毓慶宮說了半天話,回復太皇太后說太子答應了。
幾日之後,送去的宮女被太子臨幸,皆大歡喜。
奈何太皇太后不信,又賞了自己身邊的一個宮女給太子,結果收穫了一小灘鴿子血。
望著幾可亂真的元帕,太皇太后閉了閉眼,吩咐她:「你把那幾家適齡姑娘再捋一捋,寫個單子拿來我看。」
「太皇太后,定下來事,還能反悔不成?」她小心翼翼地問。
石家姑娘被內定為太子妃,消息幾年前就放出去了,眼看這姑娘都要及笄,太皇太后不會想換人吧。
若當真換了人,讓石家的臉往哪兒擱。
就算石家能拉下這個臉,大姑娘曾經被內定為太子妃,住在宮裡九年,與太子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恐怕很難再嫁出去。
這輩子就算完了。
先愛上是的太子,愚弄您老人家也是太子,與石家大姑娘不相干的話,蘇麻喇姑只能在心裡想想,哪裡敢問出口。<="<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