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怔,隨即哈哈笑著看向大哥兒:「這是你編的,還是誰編的?」
大哥兒站起來,笑嘻嘻說:「皇瑪法,這是外頭傳唱歌謠啊,阿瑪上次回來教我的。」
又指向門口:「他說的不對,我這個才是對。」
跪在地上的恭親王趕緊附和:「皇上,臣就說滿都護讀書少,背個歌謠都背不明白,還不如一個小娃娃。」
康熙看了石靜一眼,這才讓恭親王起身,笑著招呼大哥兒到自己身邊來,問恭親王:「咱們大哥兒是一般的小娃娃嗎?」
恭親王聞音知雅:「像太子小時候一樣聰明!」
歌功頌德的時候怎麼能少了裕親王,福全很快接過話頭,把太子大誇特誇了一頓。
剛才還覺得大仇得報滿都護臉拉得比驢都長,他不過想報個仇,結果仇沒報成,反而被當眾羞辱,說他比不上一個小奶娃。
特別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是他嫡親阿瑪!
想站起來為自己證明,抬眼對上大阿哥警告目光,只得默默認栽。
大阿哥坐在宴會廳中段,看向皇上的時候不可避免會掃到石靜那桌。只見她小口小口地吃著桌案上早已涼掉的飯菜,也不知腸胃受不受得住。
石靜桌案上的飯食才不是冷,與皇上面前一樣,都是溫熱的,吃起來正好。
皇上的膳食是御膳房準備的,太子也是,不管什麼時候,雷打不動。除非九族都活膩了,御膳房怎麼敢給天底下最尊貴的兩個男人吃冷飯。
宴會廳里其他人,就沒那麼幸運了。畢竟御膳房只伺候皇上和太子,再加上太后,已然忙得腳不沾地,哪有經歷伺候旁人。
其他人膳食則是由大膳房,也叫外膳房烹飪,色香味只追求色。擺盤好看就行,誰管好不好吃,也沒人管涼熱。
宮宴散去之後還有賞月活動,太后有春秋,生活作息規律耐不得困,與皇上說過便要離開。
胤礽不在,石靜也沒有那個風花雪月興致,服侍太后告辭。
「額娘,我想跟你一起走!」出乾清門,石靜吩咐人先將大哥兒抱回毓慶宮,大哥兒不願意。
想起宮宴上那個可疑小宮女,石靜直覺事完沒還,她不想帶著大哥兒涉險。
她抱了抱大哥兒,含笑對他說:「小孩子過了時辰不睡覺長不高,你不想長得和你阿瑪一樣高了?」
儘管李格格逢人便說大哥兒長得像胤礽,其實只有鼻子以下像。他長得也不像李格格,可能隨了外家的人也未可知。
不僅容貌像,身高可能也像,李格格身量高挑,胤礽身高也很優越,奈何大哥兒就是不長個兒。
平時沒有對比還不顯,今日與大阿哥那三個閨女比起來,就矮得有些不像話。
聽說睡眠影響長個兒,大哥兒立刻不哭也不鬧了,乖乖伏在保姆懷裡,眼巴巴看著石靜:「額娘,我聽話,你早點回來,好不好?」
石靜答應他早回去,大哥兒又提出今晚想跟她睡。夜風涼怕讓太后久等,石靜姑且點了點頭。
伺候太后歇下,石靜深吸了一口氣,走出慈仁宮大門。
如果有事,只可能在回去路上。
之前送大哥兒回去,石靜怕有事,分了一半多人跟去。此時她身邊只有芳芷,兩個宮女和兩個內侍,其中內侍和宮女在前後提燈。
走到東夾巷的時候,忽然有黑影從夾巷中閃出來,石靜一顆心落地,卻把前頭提燈兩個內侍嚇夠嗆。
等看清來人是誰,兩人趕忙上前行禮:「大千歲萬福。」
燈光照亮胤褆俊朗的面容和含笑的眼,他隨意揮了揮手,想讓兩個提燈內侍退下。
兩個內侍不為所動,回頭看石靜。
今日石靜帶出來都是毓慶宮被清洗後換進來的新人,人雖然新,禮數卻周全,關鍵知道誰是主子,明白應該聽誰的話。
石靜對兩個內侍表現非常滿意,但她更想知道胤褆見她所為何事。
「你們去後邊吧。」拉開些距離便好,不然月黑風高,孤男寡女,要傳出閒話的。
石靜想知道胤褆目的,卻不會將自己置於輿論漩渦。
兩個內侍這才應是,齊齊朝後走去,提著燈籠遠遠綴著。
胤褆挑了挑眉,看向站在石靜身邊芳芷,一副要與她密談的樣子。
「大千歲有話請講。」石靜也看了芳芷一眼,不為所動,「大哥兒還在毓慶宮等著我,我得回去了。」
胤褆知道跟在石靜身邊這個宮女是她的陪嫁,也是心腹,開口道:「從小一起長大,你何必跟我客氣。」
與陌生人一樣喊他大千歲。
他愛聽別人喊大千歲,拉開他與其他阿哥之間的距離,但聽石靜這樣喊,莫名感覺生疏。
方才在乾清宮劍拔弩張,如今又跑來跟她敘舊,石靜心裡膩歪得很:「大伯有話請講,我快到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