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也不是兄弟,不能交心,更不能隨便打罵,要把他們都當成競爭對手。
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身後的家人,這一局他必須贏。
另一邊,康熙已然得知了昨夜宮宴後發生的所有事,氣得擱下筆,問梁九功:「老大他怎麼敢?」
梁九功剛聽說的時候也很震驚,可仔細一想並非無跡可查:「奴才記得太子妃住在慈寧宮的時候,除了太子應時按點過去送吃食,大阿哥也常帶了玩物送過去。」
早期後宮亂過一陣,孩子基本上是生一個夭折一個,生一雙夭折一雙,直到罪魁被拿下,皇子和公主們才算保住性命。
大阿哥和太子都是在那之前出生的。大阿哥滿月便被送到宮外,由內務府總管噶祿撫養,太子則一直養在乾清宮,兩人這才相安無事地活了下來。
與後頭出生的一大堆阿哥,在年歲上相差較多。
兩個阿哥一個是皇長子,一個皇太子,一個養在宮外,一個養在宮裡,可以說是王不見王。
說來也巧,石家大姑娘進宮那年,大阿哥被接回宮,住在乾西所。
也是在那一年,太子和大阿哥見了面,並且因為石家大姑娘的緣故玩在一處。
太子是宮裡霸主,大阿哥是宮外霸主,兩個霸主見面沒拌過嘴,也沒吵過架,要麼在南廡房認認真真讀書,要麼去慈寧宮和和氣氣玩耍。
意外地和諧。
這樣的和諧一直維持到太皇太后病重那段時間,被打破。
無緣無故,太子動手打了大阿哥,下手很重。惠妃娘娘只生大阿哥這一個兒子,平時再如何端莊穩重,聽說之後也亂了方寸,哭著帶大阿哥到皇上面前告了太子一狀。
皇上很詫異,把太子叫來詢問,太子冷著臉不說話。皇上又問大阿哥,大阿哥卻笑著說沒什麼,只是兄弟間武藝切磋,是他技不如人,不怪太子。
惠妃抹著眼淚讓大阿哥說實話,大阿哥堅持說是武藝切磋,最後笑嘻嘻把惠妃拉走了。
皇上撬不開太子嘴,只得作罷,卻在心裡給大阿哥加了分,給太子減了分。此後在新年宮宴上盛讚大阿哥心胸開闊,孝順懂事,還將大阿哥叫到身邊,與太子一起接受群臣朝賀。
那年宮宴之後,大阿哥便有了大千歲的名頭,很多人私下都這樣叫,風頭直逼太子。
陳年往事如走馬燈般在眼前掠過,梁九功眉心一跳,忍不住提醒皇上:「太子謙和守禮,這回好像是第二次與大阿哥動手。第一回因為什麼來著,奴才記不得了。」
皇上記性好,肯定能想起來,下一息龍顏果然有所變化。
皇上別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良久什麼也沒說,繼續提筆批閱奏摺。
翌日,大張旗鼓賞了太子兩盒子月餅,說慰勞他監工辛苦,中午喊了太子過去一起用午膳。
席間,康熙讓人給太子夾他最愛吃的菜,忽然笑問:「朕記得你和保清從小很能玩到一處,只在你十四歲那年起過衝突。你打了他,是因為什麼來著?」
胤礽一聽就知道昨夜的事瞞不住了,微微蹙眉。
不過皇上這樣問,顯然沒有刨根問底意思,他坦然道:「因為那年他搶了兒臣的心愛之物。兒臣說那是兒臣,除了那個,什麼都能給他。可他說,他什麼也不要,只求兒臣成全。」
心結解開之後,再說起那段不堪回首的過往,胤礽沒有恨,只剩後怕。
「兒臣打了他一頓,就此放手。」說到這裡,胤礽深深吸氣,「可他轉頭便有了新歡,再沒回頭看一眼。」
還好大阿哥沒有回頭,不然他與掌珠之間的誤會可能一輩子都解不開,始終像根刺扎在心裡,午夜夢回痛徹肺腑。
如果他與掌珠就此分開,胤礽也不敢保證自己不會後悔,然後做出什麼不理智的事來。
與大阿哥易地而處,他可能更瘋。
聰明人之間的對話永遠點到即止,說得太白等於侮辱對方智商。康熙很快會意,安慰他:「是你的就是你的,誰也搶不走。」
胤礽則舉起酒杯敬皇上:「當年兒臣走入歧路,若不是汗阿瑪堅持,兒臣恐怕要悔恨終身。」
有這麼嚴重嗎,動不動就終身?
康熙眼中閃過訝色,瞬間明白了太皇太后考驗石家大姑娘的苦心,又想起太子妃對太子不甚熱情的態度,心中掀起的波瀾才勉強平息。
在暗衛加入之後,焰口道場案很快有新進展,由此牽出明珠次子揆敘乳母一雙兒女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