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自己孩子怎麼能成,得養別人的孩子。」王貴人本來只是隨口一說,話趕話說到這裡,心中不由一動。
她站起身,跪在皇上面前:「皇上若不嫌棄,可將嬪妾所生長子寄養在太子妃身邊,直到太子妃有孕。」
若太子妃果然懷上了,那便是胤禑功勞。若沒懷上,胤禑養在太子妃身邊總比養在高位妃嬪那裡好。
王貴人是康熙自己在南巡途中看上的,也是他奶兄,蘇州織造李煦表妹,進宮之後十分受寵,到此時已接連生下兩子。
長子胤禑今年四歲,正是可人的年紀,也好養熟。
「難為你捨得。」康熙起身將人扶起,心中很是動容。
他寵愛王氏,奈何王氏出身太低,給不了多高位份,便讓她自己撫養兩個孩子。
後宮對此,頗多微詞,尤其四妃時不常便要拈酸吃醋,拿王氏說事,找她的麻煩。
弄得康熙想找個高位妃嬪養王氏孩子,一時半會兒都找不到合適的。每每提及此事,王氏總要神傷,暗自垂淚。
恐怕兩個孩子受人苛待。
太子妃婚後無子,出身好,地位高,在娘家帶過兩個妹妹,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隔日,康熙傳太子和太子妃過來,說起了抱養之事。
胤礽不願意。
他和掌珠還年輕,又不是生不出孩子,實在沒必要這麼早抱了別的人孩子來養。
抱養這種事在宮裡很常見,一般都是多年無子高位妃嬪抱了低位妃嬪兒子來養,積攢與孩子的緣分。
比如孝懿皇后抱養四阿哥。
他與掌珠成親才兩年多,有大把的時間生孩子,可皇上去年又是送唐卡又是送觀音,今年更離譜,居然送了一個兒子過來給掌珠養,是不是太過分了!
想著胤礽沉下臉:「讓嫂子養小叔子算是怎麼回事,傳出去好說不好聽,還請皇上收回成命。」
胤礽不高興,康熙還不高興呢。
當初破例將太子妃留在毓慶宮,太子是怎麼跟他說的?多生幾個嫡孫給他,兩年多過去了,嫡孫呢?
一個都沒生出來!
考慮到太子妃炮製出青蒿粉和青黴素,於社稷有大功,他又送東西又送人,連寵妾兒子都舍了,太子應該感恩戴德才是。
胤礽這是什麼表情?
嫌他管太多麼,還是翅膀硬了,覺得自己管不得!
康熙也沉下臉。
石靜看看胤礽,又看皇上,終於想起十五阿哥是誰了。
十五阿哥胤禑是康熙朝中晚期最受寵妃嬪,現在王貴人,將來的密妃王氏所生第一個兒子。
九龍奪嫡拉開序幕的時候,胤禑十六歲,並未參與。等到雍正朝,胤禑沒有得到重用,基本上都在守皇陵。
但胤禑與歷史上的太子妃有些關係,因為他娶了太子妃妹妹為嫡福晉,是太子妃妹夫。
胤禑今年四歲,比石青小八歲,比石爭小一歲,多半是娶了石爭去。
有清以來,兩個皇子做連襟,特別其中一個是太子情況,幾乎沒有。
康熙皇帝能讓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娶了太子妃幼妹,可見對太子妃認可與看重。
給幼妹養夫君麼?石靜覺得也不是不行。
就在她準備勸說胤礽答應下來的時候,眼前忽然一黑暈了過去。
胤礽還在與皇上對峙,餘光瞥見石靜似乎想要拉他的袖子,結果沒拉著,人就軟倒在太師椅上。
他騰地站起身,握住石靜手喊她名字,對方合著眼沒有回應。
康熙注意力始終在胤礽身上,見他忽然起身不自覺朝後靠了靠,順著胤礽動作才發現太子妃昏了過去。
「傳太醫,快傳太醫!」胤礽臉白如紙,額上青筋蹦起多高,只知道拉著太子妃手喊她名字,聲音裡帶著哭腔。
這一幕看在康熙眼中,讓他不由想起元後病逝時自己。
明知道元後已然去了,手在變涼,卻不想鬆開她手,期盼著她能再睜開眼再看看自己,再看看他們的孩子。
任憑周圍人如何勸說,他都不為所動,心裡眼裡全是髮妻。
大婚之後兩年多,元後無所出,太皇太后聯手太后明里暗裡給元後施壓。
他為保護元後,當眾頂撞太皇太后,被罰去奉先殿跪祖宗。
好在快到第三年的時候,元後終於遇喜,並於次年生下長子承祜。
可惜好久不長,四年後承祜病逝,元後差點跟著去了。
轉過年三藩叛亂,太皇太后再次向元後施壓,催她快些生出嫡子,穩住前朝。
他為了保護自己妻子,放棄籌謀已久的御駕親征,改為在後方督戰,一度丟掉大半江山。
元後也沒讓他失望,很快懷孕,可正是這一次生產,讓他們天人永隔。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