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人來給她道喜的時候,態度恭謙,委婉說起此事,主動給石靜賠禮。
石靜能理解一個母親為孩子的謀劃,真動了與皇室聯姻的念頭。當眾夸十五阿哥比送子觀音還要靈驗,自己才準備撫養她,便被診出喜脈。
又對王貴人道:「貴人好福氣,皇上都沒說什麼,貴人不如自己養孩子,將來孩子長大也與貴人更親。」
康熙皇帝能生,後宮人滿為患,連阿哥所都要住不下了,哪裡還有什麼高位妃嬪抱養低位妃嬪孩子一說。
再說王貴人不是別人,正是康熙朝中晚期最受寵愛,且肚子最爭氣的寵妃,也就是將來的密妃。
面對王貴人示好,石靜也不會吝惜溢美之詞誇獎十五阿哥,順便給王貴人出主意,做一做順水人情。
王貴人生得美,面相也是「國泰民安」那一掛,性子柔軟卻有頭腦,不像宜妃就是個草包美人。
石靜當眾誇獎了十五阿哥,王貴人還帶了十五阿哥過來向石靜道謝。石靜見過那個孩子,容貌性情都隨王貴人,長大之後若是沒有移了性情,倒是可以考慮把石爭許配給他。
至於石青歸宿,石靜反倒沒有合適的人選。之所以讓黎百玉帶話回去,主要怕石青太早出嫁太早生育傷了身體。
石靜想將她留到十八歲以後再說。
如今石青已經是十四歲大姑娘了,聽石靜不避人地這樣說她,不由羞紅了臉。
石爭年紀還小,只知道膩在黎百玉身邊對著石靜靦腆地笑。
又與黎百玉聊了一些家常,石靜親自將三人送至毓慶宮大門口。
從毓慶宮出來,黎百玉帶石青和石爭往北走,石家的馬車在神武門外等著。
走到承光門的時候,與另一撥人碰面。
作者有話要說:
石靜:皇上要給青兒保媒?
第77章 議親事
對面為首的是一個頭髮全白,卻精神矍鑠老太太。她身後跟著兩個儀態端莊貴婦人,婦人身後跟著幾個極清俊的少年郎。
黎百玉是正一品誥命,三節兩壽進宮朝賀,把京城勛貴人家命婦臉幾乎認全,並未見過這位白髮老人。
可看老人家服制也是正一品誥命,黎百玉不由詫異,以為自己看漏了誰。
正在她納悶的時候,對面的老人家已然帶領身後的人朝她們這邊走過來,親切地喊她黎夫人。
「恕我眼拙,您老是……」對方都是可以做她娘的年紀,卻讓對方先認出自己,跟自己打招呼,而自己竟然想不起對方是誰來,黎百玉不禁有些慚愧。
老夫人仍舊笑呵呵的:「不怪黎夫人認不得我,我出宮之後便隨兒孫住在金陵。前幾年身子骨不行,很久沒有進宮來給主子們請安了。這回攜子孫進京,一來賀皇上萬壽,二來老親戚也要走動走動,再不走真就生疏了。」
雖然沒有自報家門,簡簡單單幾句話也足夠黎百玉判斷出眼前這位老人家是誰了。
「原來是金陵曹家的孫夫人。」
兩人都是一品誥命,見面本不該行禮,但對方是皇上的乳母,兒孫都是皇上的心腹,再加上年齡足夠大,黎百玉理應有所表示。
就在她要蹲身的時候,被孫夫人身邊的老嬤嬤一把扶住:「黎夫人在福建時多行善事,老夫人便有耳聞,想要結交一番,只恨沒有機會。」
讓她不必多禮意思。
黎百玉是生意人,在福建時沒少跟江南的大商賈打交道,自然知曉曹家的來歷。
這會兒見孫夫人似有結交之意,倒也沒有拒絕,主動給孫夫人介紹起跟在她身後的兩個女兒。
石青性格開朗大方,等黎百玉介紹完便上前給孫夫人行禮,被孫夫人親自扶起,褪了腕上一對溫潤羊脂玉手鐲,給她套上。
「手邊沒有什麼好東西,只這一對鐲子還看得過眼,送給姑娘戴著玩吧。」
孫夫人說完又拉著石青上下打量,直誇她長得漂亮,知書達理。
石青到底是個小姑娘,性格再開朗被人這樣毫不吝惜地誇獎,也漲紅了臉。
黎百玉又將石爭推出去,才解了石青圍。
孫夫人對七歲石爭沒有石青那麼熱情,只是送了見面禮,問過幾句話。
坐在回府馬車上,黎百玉越想越不對,決定回去之後給太子妃寫封家書遞進去。
石靜還沒收到黎百玉家書,便聽胤礽跟她說起了金陵曹家的打算來:「孫夫人前腳進宮,皇上後腳便把我叫到南書房,說要給青兒保媒。」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