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雙滿村,也幾乎是人人皆知。
王景禹借著灶里未熄的柴
薪微光,一塊塊的找准縫隙,將不規則的瓦片拼接碼齊,再用腳踩實嵌進土面。
直到戌時的叩鐵更聲響起,才拍了拍身子,淨手洗面。
「按時睡覺,這小身板還得抽條呢。」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第8章
晨光出照,鳥報天晴。
王景禹卯時更落即起,沖調了少許淡鹽水漱口,接著動手給一家人做了蛋花碎臘肉麵疙瘩湯。
與連著幸福了兩天的雙胞胎崽和王母一起,美美的用過早飯,又熬好王母的藥讓她喝下。
他就再次背起了空背簍,出了院門向東,做好了準備進小巒山。
既然今日就要去那個王姓讀書人所在的藥鋪,他打算先在淺山處巡看一遍,若能收穫些草藥或者山貨,再加上香菇一起,爭取來個一舉兩得。
要進山,王景禹首先要從村東的田徑間穿過,此時大部分的田裡都已經有人在一邊除草鬆土,一邊在小麥地里下套種的豆種。
與往日的無人理睬不同,今兒個在王景禹經過時,有人特意停下了手裡的活,對路過的他表示了注目。
王景禹認出那是村南的邊戶安三嫂子,他微抿了唇角,腳下不停沖安三嫂子點了頭算做招呼。
「大哥兒也進山啊!」
三嫂子見狀忙把手裡的鋤頭把從左手倒在了右手,支著身子招呼。
緊臨著另一壟地里的安老三聽到話聲,抬頭看了一眼,還未來得及說點什麼,就被安李氏回瞪了過去:「看啥?說句話能掉你塊肉咋的?」
安老三無奈罵了句:「這婆娘,簡直說不得!你這壟快著點!」
安三嫂子不為所動,又回頭看向背著背簍的王家大郎。
她是臨州嫁過來的,小時候有一年大旱,家裡的田沒了收成,揭不開鍋的時候,爹媽要把她賣給人伢子。好在人伢子才出了村還沒走遠,就被她大伯追上贖了回去,雖說過的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但當時人伢子一嘴黃牙,夾著她喝斥不要哭鬧,一手伸進她衣服里往下面掐的經歷,到現在她都忘不了。
王家那對雙胞胎,雖說倒不至於會賣到窯子那種地方,但就王家娘舅平日裡的做派,這倆個崽也好不到哪去。
所以,昨天聽說這王家大郎不僅沒把弟弟妹妹給賣了去,還訛了那鐵公雞親戚不少吃食,她是打心底高興,為這孩子叫好。
在她看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齊心協力,哪怕真遇到過不去的難關了,那也是一家人整整齊齊。
這不,王家這就又能維持一陣子了不是嗎?
這就不錯。
王景禹也從原主的記憶里,了解安三嫂子曾經的經歷。
知道這安三嫂子所在的安家,一大家子一直沒分家,人丁多田產少,日子過的十分緊巴,錢糧都還在她公婆處。之前原主時不時的借銀借糧,每回在安家公婆那裡碰了壁,都虧得有安三嫂子求了情,才些許借了幾次糧給他。
因此,安三嫂子視線又轉過來時,王景禹笑著回應道:「對,進山呢。嫂子你先忙!」
安三嫂子本就只是招呼一聲,得了應,衝著王景禹一笑,就繼續幹活了。
王景禹抬眼,望了望遠處蜿蜒的山道和迷濛著稀薄晨霧的小巒山。
安三嫂子說「也進山」,看來有人在他之前已經去了。
依著時節,眼下正是春播大豆下豆種的時候,家有田產的農戶都要趕著時令除完春草,再把豆種下了。
這個時候,家裡有田放著不管,還往山里跑,怕都是像他這樣「不務正業」的。
走過安三嫂子家這片坡地,王景禹沿著田間小路,以及十里八村之人踏出的羊倘小逕行了差不多三里路,穿過一片抽著嫩葉的榆樹林,這才來到了山道上。
山道都是進出山裡的人,日久天長踩出來的,道路狀況自然好不到哪去。
他自己極其愛重這副叫他重獲生命的身體,王家當前的情形,也容不得他再出什麼差池。
因此王景禹留心感受著腳下每一步所踏地面的狀況,一手握著一段榆木輔助探路和支撐,另一手隨時抓握可以借力的草木枝丫,剩下的心神就全部打起精神,留意四周的環境。
滿目新綠,紅粉鵝黃。
高大的椴木,梧桐木,榆樹,槐樹,還有一些樺木,野生果木,這些森林木材礦產資源都是官產,百姓不得私采濫伐。
此時尚屬早春,荒草還未繁盛,可視範圍相對良好,距離山道百米範圍的區域皆可辨認。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