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帕格尼尼所有的作品,她都已經是了如指掌。《摩西主題變奏曲》更是她最喜歡「玩」的曲目。只是可惜開始有點緊張,前面一個小節出來的音色啞了,演奏不能算特別完美。
她手上換弦的動作不停,把新弦包裝拆開。先是把它們一根根地固定在系弦板上,然後穿到弦軸的孔里,給填上少量的松香防滑。然後手指再有一下沒一下地撥彈著,靠著耳朵慢慢把音調準。
等沈多嫻上台時,她對著台上冷笑了一聲,嘴上做了個「琶音」的口型。意在嘲諷對方連最簡單的琶音都拉不好,居然還有臉站在這裡?
台上的人手一抖,第一拍就進慢了,鋼伴沒有辦法只能停下來等她。一曲舒伯特的《第二奏鳴曲》被她越拉越慢,就連普通的聽眾都能聽出她內心的焦躁。
原本小提琴聲應該與鋼伴渾然一體,但現在毫無靜謐優雅的氛圍。
台下的評委看著她,眉頭緊皺,翻了翻她的資料,韓藝綜怎麼會推薦了一個這樣的人來?
像是察覺到評委的不滿意,沈多嫻右腳有些慌亂地在地上輕點,努力地想要把混亂的節奏拉回來。
但是還是於事無補,節奏越來越爛。終於在她第五次改變速度的時侯,鋼伴也擺爛了,乾脆不去跟她的速度。這樣合奏就更加沒有辦法聽了,鋼琴和小提琴完全割裂開來。
她拉完這曲臉色慘白,下台時惡狠狠地瞪了宋玉妍一眼。
最後的結果並沒有立刻出來,宋玉妍能感受到評委的糾結,除了她還有另外的兩個演奏者拉的還算不錯的。
人家比她差不了多少,況且選曲還是浪漫主義風格的,他們肯定會有所偏向。
如果沒有出那個意外,自己能夠拿下首席的位置簡直就是毫無懸念。
最中間的男人在兩人耳邊耳語了幾句,原本的空曠的舞台上被搬上了一些黑色椅子,最後呈現出扇形半包圍狀。
從她這裡看去像是一片黑色的蟻穴,心中有所猜測,但還是沒有表現出來。開始不斷地有樂手拿著樂器入座,先是低音提琴和大提琴,其次是管樂……
評委席最中間的男人拿起話筒,「首席最重要就是和樂隊的配合,如果說指揮是一個樂團的靈魂,掌握著曲目的風格。那麼首席在樂團的重要性僅次於指揮,相當於大腦,技巧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拉琴動腦子。」
「下面三個人和樂團合奏,我主要看你們的默契度。曲目:小約翰施特勞斯的《閒聊快速波爾卡》。」
這位拿著話筒說完,離開座位上台,這位芬蘭男人直接站到正中間指揮的位置上。
相對於小約翰的圓舞曲,波爾卡舞曲沒有那麼大眾,但也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演奏較多的曲子。曲風歡快活潑,對節奏要求很高。
宋玉妍就在那三位中,這一次她的出場順序在中間。
在聽到曲目後,她忍不住嘴角上揚,這個曲子昨天還練習到了。和另外兩位相比,她對譜子的熟悉度更高,這樣肯定是有優勢的。
這和上學時,期末考試壓中壓軸題有什麼區別?
隨後想到琴弦被絞爛,她又有些笑不出來了。連忙再往弦槽里再填一點松香,只希望在拉奏的時侯不要掉鏈子。
第一位已經上台了,宋玉妍看著他的演奏,在心底搖搖頭。
太倉促了,明顯能感受到他對曲目的不熟練,跟上樂團就已經十分吃力了。對指法更是陌生,連著錯了好幾個音,就連翻頁的時侯都手忙腳亂。
等他拉奏完成,弦樂席那邊的樂手都直接把琴從肩上卸了下來。並沒有拿琴弓的弓杆輕敲譜架以示讚美。
等宋玉妍上台之後,她站在指揮的左手邊,沒有著急等因寧吉的開始手勢。
而是慢悠悠地拉了一組空弦,等弦樂的所有樂手都校對完音準後,她隨著指揮的手勢,落下了第一個音符。
這是標準的復三段曲式構造,引子過後短笛的跳音和小提琴的頓弓的快速音階互相交錯,營造出一副愉悅的景象。
她不經意和指揮對視了一眼,琴聲完美地融入第一小提琴聲部,就像是這個聲部只有一把小提琴的聲音。
大量的大跳和休止符之後,她用不纖細的手指給曲目翻了一頁,隨後琴弓又快速跟上在弦上起舞。
等到trio部分時,這段由木管主奏。宋玉妍淺舒一口氣,可以稍稍放鬆一下。
看來今天運氣沒有那麼糟糕,至少琴沒有在演奏的時侯跑音。她的聲部後面一直在伴奏,隨後圓號和小鼓加入了進來,樂曲的豐富性增加了。
最後樂曲在一片歡樂、幽默的氛圍中結束。
一曲畢了,她起身向指揮、還有聲部的樂手彎腰致意。
收穫了琴杆敲擊曲譜架的清脆聲音,大家都覺得合作的很棒。完全看不出從來沒有和樂團排練過的樣子。仿佛他們早就一起合奏過千萬次,才有了這樣完美的演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