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母呆呆接過藥方,不吭聲。
林大夫咳嗽兩聲,小藥童適時出聲:「這次出診費是二兩銀子,再抓十天的藥,一共四兩。」
聽說要這麼多銀子,再多的傷心都被拋下,周母艱難開口,「大夫,如果抓好的藥,要多少錢?」
「最少要準備二十兩銀子,」林大夫斟酌著說,「其他藥材好說,但我那有一根二十年的老參,也是花錢從別人那裡買來的,實在便宜不了。」
他並非那等只知貪錢的庸醫,也是看這周家條件尚且可以方才開口,若是一般的窮苦人家,壓根就不會提這一茬,徒增人煩惱,何必呢。
周母給了看診的二兩銀子後,林大夫帶著藥童離開,並沒強求一定要去自家藥鋪拿藥,都是普通藥材,誰家都一樣,反正他家藥鋪是絕對的良心價。
直到兩人走遠,阮柔試探著問:「娘,還是給爹用好藥吧。」
周母眼神不明的看了眼兒媳,只道了聲「好」。
說的簡單,可錢從哪裡來呢,今兒的二兩銀子還是她費盡口舌從大哥家借的,藥錢的二兩還不知怎麼辦,更別提二十兩,那是任何人都不會借給自家的。
那就只能自家湊,現銀是肯定沒有的,那就只能賣田賣地。
如今年景好,田地也值錢,一畝良田總得值七八兩銀子,二十兩那就最少三畝,加上後續的調養,可能三畝還不夠。
周母只要一想到這些,頭部隱隱作痛。
這時候,她突然想到,一切似乎都緣於兒子的趕考。
如果他們一開始就沒動這個念頭,是不是兒子不會出事、當家的也不會受傷,一切都還好好的。
可能他們家就根本沒有那個命,如今再想,一切都已經晚了。
這一天夜裡,周母輾轉反側,夜不能眠。
第4章 第二日一早,周母終於想通,決定給周父用好藥。至於錢,先去借,能借多少借多……
第二日一早,周母終於想通,決定給周父用好藥。
至於錢,先去借,能借多少借多少,若還不夠再想賣地的事。
不止是她,連推說手頭沒錢的阮柔也被盯上。
「慧娘啊,田地是咱們一家的根,如今青遠出事,你爹又這樣,要是沒了田地,一家老小日子怎麼過啊。」周母愁苦了一張臉,仿佛真在為婆媳以後的生活憂愁。
阮柔只顧點著頭,並不正面回答。
「林大夫說了,二十兩銀子,你待會跟著我,咱們一家家上門。」周母是徹底豁出臉面不要了,往日裡因著兒子出息,她是最最自得的,如今卻也不得不低三下氣去求人。
阮柔依舊點頭,反正借錢的人是周母。
周母也是個果決的人,吃過早飯,便苦著一張臉出門。
借錢這等事,自然要從最親近的人家開始。
周家老爺子當年有點膽識,掙下一筆家業,周父是家中老三,當年分家年紀小,只得了十畝地,家中兩個兄長除去三畝地外,還得了鎮上一個鋪子。
周大哥家是一個糧鋪,周二哥家則是雜貨鋪,雖說賺不得大錢,可每個月不用下地,一家子溫飽也不愁,日子比供一個讀書人的周家不知要好多少。
周大伯家和周奶奶住在一起,周母上前喊了聲門,「娘,大嫂,在家嗎?」
「在的,進來吧。」正洗衣服的周伯母瞧了眼屋裡的婆母,高聲應和。
因著白髮人送黑髮人,婆母早幾天身體就不好,一直在家臥床修養。
周母帶著人進屋,先陪上三分笑臉:「大嫂,忙呢。」
周大嫂一見這笑就知不好,還得耐心問:「沒,弟妹來可是有什麼事?」
「娘她身體好點了嗎,我和慧娘來看看。」
妯娌倆關係可不怎麼友好,周母想著跟婆母先提一句,親兒子治病,總得有所表示。
「娘在屋裡,精神不大好。」周大嫂放下手中的衣服,親自領著人進去。
屋中,周奶奶正躺在床上,一副精神不濟的模樣。人卻還是清醒著的。
「娘,您可好些了?」
「挺好的,你不好好在家裡看著大河,跑我這兒幹什麼?」周奶奶疑惑,旋即反應過來,「別不是大河出什麼事了吧?」說著就要起身。
「娘你別急,大河沒事兒。」周母見狀連忙解釋,低下頭,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樣,「我昨天給大河又請了林大夫過來,說是情況不大好,得用好藥。」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