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菟絲花女配[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當然,出了這樣的事情,人肯定不能繼續用,他索性將人打發,過去的事也就過去了。

一整封信,就差寫著大寫的敷衍,顯然,陳父壓根沒把這樣的事情放在心上,倒是為著安撫,還送了兩百兩銀子過來。

陳問舟收下銀子,並不介意,多年來他早就看清了。

真正讓他掛心的,是他娘另外寄來的信。

親娘寫的信可比親爹厚實多了,陳父一筆帶過的場景,在此完全重現。

陳問舟幾乎都能想像出父子對峙的畫面,當爹的看不慣兒子糟蹋家產,當兒子的覺得親爹偏心小兒子,最後鬧得不可開交,陳大哥被罰跪了一。夜祠堂,還收回了府城兩家生意好的商鋪,最後陳父還不得不憋著氣把陳三棍打發了,給兒子收拾尾巴。

罰跪不算什麼,收回鋪子才是打蛇七寸,幸災樂禍只一會兒,接下來的話才是真正讓人頭疼的。

「這幾日娘也尋了幾位沒有固定主家的制香師傅,高價都招攬不來,有幾位倒是說可以幫忙制香,卻並不願意帶學徒。」

是的,請師傅不僅僅只是為了制香,更是為了帶學徒傳手藝,請來的師傅隨時可能走,親手培養出來的學徒,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不願意帶學徒,那這個師傅的作用就少了一大半,然而無人可用的境地,現實根本沒給陳問舟猶豫的餘地。

在列出的幾個師傅中挑挑揀揀,陳問舟最終選擇了其中兩位。

兩人恐怕手藝有限,陳問舟也頗為無奈,但其他幾位手藝高深的師傅不僅要錢高,還要求一大堆,根本不是誠心出來做活的,更不合適,遂只能安慰自己起碼這兩人老實可信。

一位杜師傅今年四十五歲,這麼大年紀還出來做活,是因為家中兒子出意外去了,只留下個小孫子,故而出來養家餬口,給小孫子攢老本。但他特意強調了不帶學徒,想來是惦記著將真正的手藝傳給孫子。

陳問舟選擇這位,是因為他的經歷較為簡單,一輩子都在隔壁縣城制香自賣,從未供職過其他制香世家。

還有一位則更複雜些,姓梨,是一位二十多歲帶著孩子的女子,聽說與夫君和離,如今已立了女戶,孤兒寡母殊為不易。

信中詳細說明了這位梨師傅的生平,梨家早年也是世代制香,雖然稱不上世家,可也小有積累。

到這一輩,家中只生了一個女兒,梨家父母思想老舊,覺得女子不能接手家中的手藝,遂從小為女兒尋了一個童養夫,期間悉心教導,當做親兒子對待。

梨家父母不是沒有心眼的,特意等著女兒女婿成婚、又有了孩子,才將一些秘方傾囊相授。

奈何遇上白眼狼,學會梨家的手藝後,就鬧著要回親身父母處盡孝,十天半個月才回一次梨家,聽說在那邊又有了媳婦,半點不管梨家妻女死活。

梨家父母氣不過上門討理,卻被人高馬大的女婿家人打了出來,又氣又怒之下,沒兩個月不治身亡,只趕在最後一段時日教導了女兒些粗淺的制香手藝和秘方。

沒了梨父的好手藝,原本供職的周家管事又被白眼狼女婿收買,再不肯收梨家的香,梨家母女才淪落到出來找活的地步。

而這位梨師傅不願意教導學徒的原因,卻不是為了保密,而是因為自己學藝不精,怕誤人子弟。

想到那位鄉下的小寡婦,陳問舟輕笑,倒不是別的,而是覺得兩人一個守寡、一個和離,可能會有共同話題。

————-

杏花村,阮柔正頭疼,無他,隔壁周家又出事了。

「慧娘,聽說周家又賣了兩畝地。」飯桌上,阮母小心翼翼試探她的反應。

「哦。」她情緒沒有一絲波動,左右周家的事已經與她無關,卻架不住外人老愛將兩邊摻在一起講。

見狀,阮母方才放心說起聽來的消息,也是兩村相隔不遠,有點風吹草動就傳得飛快,尤其兩家有那樣的關係,村人們樂得八卦,想不知道都難。

「聽說你前頭那公公,腿還沒完全好就著急下地,舊傷復發,請大夫又花了不少銀子。」

阮柔這才有些吃驚,奇怪道:「腿都那樣了,還著急呢?」

「可不是,正是除草的時候,總不能看著地里的野草一直瘋長。」阮父這幾天也一直忙地里除草的事情,此時頗有同感。

倒是阮母覺得走運,「幸好慧娘你回來了,不然還不知道怎麼過呢。」

還能怎麼過,咬著牙過唄,日子再苦,只要還活著總能過下去,前世原主不就是如此。

二度受傷,比第一次更嚴重,阮母哭著把林大夫再次請來,最後只得到一個不好不壞的消息。

「用了藥已無大礙,但是腿以後不能太使勁、也不能長時間站立或者跑動。」怕家屬不懂,林大夫還特意舉例,像是下地插秧、收割這種,以後儘量不要去做,太重的東西也不能搬。」<="<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