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菟絲花女配[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另外,還有幾千兩的散銀,被阮父想辦法置換了府城的鋪子和田莊,這些都是有固定收益的,能保障女兒在陳家不至於「吃人白飯」。

陳夫人的積極如今可給阮母造成了大麻煩,嫁妝攏共只能有七十二台,偏陳家那邊就這個數,即使去掉一些不值錢的吃喝和布料,剩下的怎麼都塞不進去。

後來還是阮柔看不下去,挑挑揀揀,將藥材、綢緞等名貴的帶上,其他一般的細布、吃食直接塞給了阮父阮母。

另外,一些家具亦挑著上號的木料,提前搬去了陳家那邊,如此,七十二台總算塞下了,嫁妝單子上更是滿滿實在的硬貨。

大安寺的師傅算了幾個好日子,最後兩家商議選定了二月初四,宜婚嫁宜搬家,二月初五又是宜祭祀,自然是頂頂好的。

也就是說,阮柔在阮家度過最後一個新年,就要去往陳家,成為陳家的新媳婦。

去年沒能回鄉,今年過了年又是閨女的好日子,跟親家間互相走禮,壓根沒時間,所以,阮父阮母想著趁年前回一趟,見一見阮大伯一家,也給祖宗上個香,保佑閨女順遂平安,阮柔自然沒有異議。

臘八剛過,鄰裡間互送過了八寶粥,初九一家子就動身了。

如今他們再不需要跟著商隊走,自家就有下人,來往府城和安平鎮還是沒問題的。

十二日晚,一行人風塵僕僕回到安平鎮杏花村。

阮父阮母尚且好,阮柔和小石頭很久沒回來,此時竟然有些陌生,還是隔壁的阮大伯一家喚回了點熟悉感。

去歲阮大伯家兒子剛娶了親,小日子過得蒸蒸日上,阮大伯見弟弟回來更是高興,幫著忙裡忙外,好不樂乎,鄰里相親更是熱情,恰是農閒時節,農人們無事可做本就在村口大樹下道人長短,見了阮家人更是八卦意味十足。

阮柔不想應付這些人,藉口繡嫁衣避回了房內,阮父阮母不想自家落得個得勢便瞧不起人的壞名聲,但凡上門的,俱是好茶零嘴接待。

如此,村人們更是熱衷,每日裡應承不斷,小小的阮家整日裡充滿歡聲笑語。

阮母是真真得意,遙想女兒剛歸家時,這些婆子嘴碎的很,嚇得她都不敢讓女兒出門,後來女兒去鎮上有了活兒,總算贏回點兒場面,待去了府城,那是徹底成了出息的城裡人,勝過多少兒郎。

即使如此,還是有人背後造謠,說她閨女不知攀上了什麼男人才上位的,她恨得牙痒痒,卻不好自己主動上門找人掰扯,如今可算解恨。

「阮二家的,你再給我們說說公主府吧。」

「前些日子不都講過好幾遍了嗎?」阮母故作不樂意。

「嗨呀,那可是公主府,說多少遍都聽不膩。」

「要說還是慧娘有出息,得了公主的青眼,那跟讀書考了狀元一樣,你們說是不是。」

「就是就是。」

阮母被捧的高興,不在意多費些口水,再次說起公主府的輝煌氣派,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阮柔所說,更多是她結合戲文里編造的,反而聽得一群人越發興奮。

最讓阮母高興的還不是這些,而是以往罵她女兒攀附的人立時轉了態度,「阮二家的,慧娘這麼出息,怎麼就嫁給府城一個小小的陳家二少爺,要我說,嫁去京城也是使得的。」

得,如今是連陳家二少爺都看不上眼了,她這個親娘還沒眼高到這個程度呢,阮母暗自腹誹,嘴上卻不由道:

「咳咳,京都那自然有人上門求娶,只是天高皇帝遠的,若慧娘被欺負了可怎麼辦,嫁給陳家好歹我們還能看著點,更不會好色納妾。」

「唉,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有人感嘆著,又忙給自家兒子女兒、侄子侄女說起好話來,希冀能被帶上青雲路。

對於這種,阮母一應不搭理,給點吃喝她聽聽奉承話就罷了,真將人待在身邊,還不夠糟心的。

可以說,幾人回來幾天,阮家就熱鬧了幾天,如阮柔還能躲回屋裡,阮父和小石頭真是有苦難言,畢竟村里男人說閒話的勁可一點不比婦人少。

好在阮父回來還是有點正事的,他在府城略賺了些銀子,買不起府城周邊的田莊,就想著先在杏花村買幾畝田地,一來手裡有田心不慌,二來可以幫襯周大伯一家。

也是趕巧,有一戶員外家子孫不成器,欲賣十五畝良田,阮父得到消息急忙趕去,一人拿下,又將地交給了阮大伯家,每年只要三成的租子,可謂實實在在的幫襯。

在家一直待了十日,臘月二十三,小年夜,阮家和阮大伯家難得一起吃了頓團圓飯,席間阮大伯又是感謝、又是保證一定好好看著田地,一頓飯結束早已月上中天。

次日,阮家開祠堂,兄弟倆拜祭祖先。<="<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