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養的甲魚不多,只有幾十來只,到了冬天,那些甲魚都睡在洞裡,趙家已經很久沒看見甲魚的蹤影了,這幾天天氣好,陽光充足,竟看到幾隻露了頭。
等到從池塘中間長島草叢裡發現了幾枚團魚蛋,趙來賀知道,春天來了。
又一年春天,待河裡的水都化凍後,芫花再一次開滿了山坡野地。
村里人忙著挖芫花,趙家今年沒摻合,此時,趙豐年正再跟趙來賀研究水肥,好趕在灌漿前給麥子追肥。
趙家如今有八畝地,一畝水田,七畝旱田,水田種的是水稻,一年種一茬,三四月的時候下的穀子,得等到六七月才能收穫,七畝旱地,種了六畝冬小麥,差不多五月底就要收割了,等收割了後,大家就準備種大豆了。
趙家也不例外。
「咱們家的小麥這回開穗多呢,密密麻麻的,前頭你牛叔還問我怎麼種的呢。」
說到地里的收成,趙來賀滿臉笑意。
「今年應該會有個好收成。」
趙豐年也笑。
縣試結束後,趙有志考擦著最後一名過了,等到四月,他還要再去府城考一次府試,若府試也過了,那他就是童生了,可以參加八月的院試,倘若府試也過了,那就是秀才了,能給家裡免除田地賦稅。
趙豐年依舊坐在小馬紮上幫忙挑豆子,一邊跟柳巧娘介紹考童生的流程。
「哦,那可真不容易,要考那麼多次呢,太辛苦了。」
但是如果一旦成功,那就是有意義的。
這也是這個時代平民唯一能衝破階級的辦法了。
趙來賀扛著鋤頭從外面推開院子門,懷裡還抱著一條狗。
「哪裡來的狗崽子?」柳巧娘問。
趙來賀先放下鋤頭,將狗崽子帶到母子倆面前,「大柱家的,想著咱們家人少,又有院子,養只狗看家護院,寶兒摸一摸,小東西不咬人。」
柳巧娘拉起狗崽子一條後腿,狗崽子哼哼唧唧,「是只母的呢,他家大黃狗今年生了幾隻?」
趙來賀從牆角的水缸里舀了一瓢水洗手,一邊回答,「今年還是五隻,得虧我年前跟他說好了,不然可搶不到了。」
「今年養狗的人這麼多呢?」
「可不是,說是去年大家養的雞多,怕人偷呢,說起來這裡面還有咱們家一番力氣呢,咱們雞苗賣得便宜,大家都樂意買。前頭去大柱家的時候,桃嬸子還問今年有沒有呢,說是過年那會兒她娘家嫂子就問了。」
有生意能做,柳巧娘自然開心,這些日子她孵出了兩批雞苗,不過都送到縣城裡去了,那縣城賣雞苗的人說要進一批雞苗,趕早些時候送到其他縣去賣,這也是年前就說好的,柳巧娘按照本村里人的價格,四文錢一隻,賺了一兩多,送完人家定好的,這才有時間孵零售的。
自從趙家村賣雞苗,本村人比外頭人來買便宜一文錢,比縣城還便宜兩文錢,跟趙家村人有親戚關係的幾乎都求上門了,趙家村人竟有些許的自豪,只覺得面上有光,瞧見外村人來買雞苗,還熱心指路。
今年家裡地多了,趙來賀巧娘兩個人自然是忙不過來,正商量著忙上一兩個月,趙豐年卻建議僱人。
趙來賀跟巧娘面面相覷,「那不就成地主老爺了嘛,像什麼話。」
「但是娘跟爹又要送我去學堂,又要養雞餵雞,確實忙不過來,而且娘你想想,你如果孵雞苗,孵四百隻,少說能賺六七百文,僱人的話,一天十文錢,貼補一頓晌午飯,伙食費就按五文錢來算,一天就是十五,咱們家七畝地,請三個人足夠了,那一天便是四十五文,十天就是四百一十五文,湊個整,算五百文,拿賣雞苗的錢還能剩三百文,關鍵是人輕鬆了,也不至於累出病來。」
夫妻倆仔細一咂摸,越想越是這麼一回事。
於是,這事很快就定下了。
在村里,幫人家收麥子十文錢一天,還包一頓晌午飯,確實有大把人樂意做。
等一家人回過神來,發現今年春種居然沒怎麼勞累就過去了,柳巧娘也覺得不可思議,誰能想到,在農忙的時候,她每天只需要做做飯,給雞蛋翻翻面。
而這個時候,趙家畝產三石的小麥產量也引起了轟動。
事情的起因是挨著趙家地的同村人看見了他家的小麥麥穗比旁人家的開花結穗都要早,到了灌漿期,那一顆麥穗上比自家三根加起來還要多,兩家的地緊挨著,對比格外明顯,等到收穫的時候,一株株飽滿的小麥看得鄰地的同村幾乎羨慕嫉妒得雙眼發紅。
趙來賀知道今年地里的收成肯定是少不了,就怕有人紅眼病,等小麥剛成熟,立馬就跟提前說好的幾個人連夜搶收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