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管他讀了幾年書,如今他們家也不是出不起考試的花銷,前頭縣太爺給的一百兩,蓋完房子花了不到十兩,還是特意給兒子多蓋了間書房的緣故多花了些,又拿出六十兩買地,如今還剩下三十兩沒動呢,加上前頭趙來賀出貨的錢,她自己買雞的,家裡還有一百多兩呢,夠兒子考好幾回的了。
趙來賀同樣這樣想。
夫妻倆誰都沒覺得趙豐年這次能考上,主要是考科舉對他們而言太遙遠了,老趙家趙老三考了這麼多年都沒考上,大伯家的有志讀了好幾年也沒成,雖然知道自家孩子聰明,但是考科舉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趙豐年雖心裡有底,卻依舊不敢鬆懈。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顧家私塾的學子們都陷入了水深火熱中,誰都逃不開一個叫做「趙豐年」的噩夢。
就在趙豐年在私塾試圖卷死同窗的時候,大豆也開始收穫了。
去年趙家一畝地收了一石多的豆子,今年全面施肥,竟然收了平均一畝二石,整個趙家村再次沸騰了。
這次收豆子沒有僱人,村里就自發幫趙家收了,如今趙家的產量一出,大家紛紛奔向了自家的大豆。
等過了稱,畝產最多的是趙大伯家,他們家今年種了八畝地的大豆,收了二十石多,平均一畝地二石三斗,村長家的十畝地畝產在二石二斗左右。
趙大伯家都是上田,跟普通人家的地還是有區別的,眾人這樣想著,等村里都統計下來,除了幾家偷懶沒有好好施肥的畝產一石半,其他家基本都有一石八十斗左右。
一瞬間,除了那幾家懶怠的懊悔不已,其他人都跟過年似的,見著人問侯的話都變成了「你家今年畝產多少石」。
要知道,在堆肥之前大豆一畝地就一石多一點,也就是一百到一百二十斤左右,這回就連下田都有一百五十斤了,怎麼叫人不振奮。
而趙豐年「神童」的名號再次響了起來。
隨著臨縣下面的村子陸陸續續秋收完,在縣衙早就等不及的縣太爺派人拿回記錄,也是笑的合不攏嘴。
納糧的時候,縣太爺再次出現說了幾句話,便神清氣爽地離開了。
「聽說,張大人的帖子早就寫好了,就等著這次納秋收後遞上去呢,如今,怕是府城早就收到了,張大人,要升官了!」
第25章
周大力提著酒水來趙家的時候,跟趙家人透露了一點消息。
「大力兄弟如今也是坐到高位了,這樣的消息都知道。」趙來賀笑著敬了一杯,周大力忙低了低。
「托趙大哥的福!」
「話說,聽說豐年侄兒這回要下場考了?」
一說到這個,趙來賀就笑了,「孩子想試試,咱們做父母的,總不好攔著。」
周大力十分羨慕,他有兩個兒子,也送去了讀書,只是資質只能說平平。
「我也不妨再給你透點消息,豐年侄兒這回下場還真是下對了,張大人啊,還想往上走走,他任期到明年年尾就忙三年了,如今有了這堆肥的業績,屬民生,是一個考核,可還有那教化呢,他可就盼著治下出現一個神童,本來吧,豐年侄兒又是弄孵小雞、連枷,又是堆肥的,雖然放到外頭都是了不起的大事,擔得起神童的名,但是他們那些讀書當官兒的,還是喜歡讀書的,這要是豐年侄兒這回成了,那就是當之無愧的神童,張大人勢必要敲鑼打鼓讓所有人都知道,好再升一階的。」
趙來賀聽得又驚又喜,只是冷靜下來後,便也沒什麼了。
「不瞞大力兄弟,我跟他娘沒想讓孩子走這條路子。」
周大力不理解。
趙來賀想了想,「我們這孩子吧,打小身子骨就弱,也原是我的錯,他娘懷他的時候,沒能吃上好的,胎里就養得不好,八個月就落了地,後頭就大病小病不斷,好不容易養住了,我就尋思,孩子想做什麼都行,不求他有多大出息能耐,只要過的順遂如意,我跟他娘就心滿意足了。」
周大力長嘆一口氣,「都不容易。」
「寶兒?怎麼在這風口上杵著?怎麼不進屋裡去?」
「沒什麼,娘,我先回書房了。」
「誒誒。」
巧娘摸不著頭腦,只往堂屋再送了碗下酒菜。
周大力來的不早不晚,趙家已經過了飯點,巧娘自然不好讓客人吃剩飯剩菜。
而這邊,府城陳知府也收到了臨縣的消息,歷朝歷代都重視農業,勸農桑也是官員考核的重要指標,臨縣做得好,自然也是知府長官們的的業績,當即,知府便準備派人年後去考察了。
「張先多次提到的趙氏之子,也多留意些,倘若真有些個文氣,我也不妨成全張先,許他個『神童』。」
言下之意是要看那小兒是否正途了,而這所謂的正途,文氣不文氣的,自然不能是個泥腿子。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