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子安很想說,你不追究罪名,能不能放我離開?
可轉念想到他徹底得罪了譽王,離開又能去哪?估計出了燕地,就是死路一條。
並且,他想替牛大看著他的孩子們長大。邊城的條件如此艱難,沒有父親的三個孩子,能平安長大嗎?
故而他拱手行禮:「屬下,領命!」
霍子安走後,錦歲和顧長蕭去靈堂前,當眾見鄭朋朋。
鄭朋朋掙扎著從輪椅上跪下,重重磕頭,還拉過他才三歲的小兒子磕頭:
「求王爺,饒過鄭家滿門。」
一時場面極度寂靜,在場所有士族皆屏息靜氣,只有火盆中黃紙燃燒的聲音。
仿佛戾王要宣布的不是鄭家的生死,而是他們的生死一般。
錦歲先上前給靈堂上了柱香,沒回答鄭朋朋,而是問李恆:
「本王要的東西帶來了嗎?」
李恆的態度前所未有的恭敬,幾乎是小跑著上前遞上一物:「回王爺,燕州軍三千將士名冊在此。」
錦歲接過,高舉那名冊對在場士族道:「據本王所知,燕州軍一半人來自各位族之中。」
「邊城一戰,燕州軍不尊軍令、臨陣脫逃,見到韃子如羊見狼一般怯戰,至於我邊卒死傷慘重。」
「死在戰場上的燕州軍,本王不追究其怯戰之罪,但凡是脫逃者,一律按軍規問斬!」
「這些逃兵便由各位將人押至邊城,本王給你們三天時間,三日後沒有送到邊城的逃兵,本王只能問責於其族!」
「介時別怪本王問一個包庇之罪!」
眾士族聽罷皆是愁眉不展,即懼戾王之勢,又恨戾王之嚴。
再觀一旁士氣高昂的邊卒,今日若不答應,只怕連邊城都沒法離開了。
眾人先是看向李州牧,只見李恆全程低頭,佯裝沒有察覺到眾家主灼熱的視線。
第112章 告祭英靈
眾士族家主心中暗罵,這個李恆果真是個牆頭草,這是徹底給戾王當狗了!
又看向燕九郎,燕家是燕州士族之首,燕九郎又是最先跟戾王示好的士族,燕家還和戾王有合夥的生意。
燕家兒郎有不少在燕州軍中,只要燕九郎反對,他們立即同仇敵愾。
你戾王雖強,有那個火油,難道還能把我們所有人都殺了嗎?
我們來祭奠戰亡將士已經給足你面子,你還要趕盡殺絕!
燕九沒有迴避眾人灼熱的視線,坦蕩抬頭問戾王:「不知逃兵之中,有多少燕家人?」
錦歲看一眼李恆,他瞬間心領神會,上前接過名冊快速翻查,連念了十三個名字:
「燕家主,這十三人是燕家逃兵。另有燕家四十八人,戰死在邊城。」
燕九郎高喊一聲:「十一郎,你立即回城,將這十三人帶到邊城,交給王爺處置。」
「他們當初既選擇從軍,就要遵守軍規軍紀,我燕家最不恥逃兵!」
又對錦歲道:「王爺,不必等三天,燕九今日便給您一個交待,給犧牲將士的英靈一個交待!」
此言一出,眾士族紛紛怒氣難掩,卻又不敢質問。皆暗罵燕九,這是被戾王灌了什麼迷魂湯?
堂堂燕家主,在戾王如此暴政之下,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錦歲再次舉起名冊高聲問:「在座各位,誰反對?」
周家家主的拳頭捏了又松,鬆了又捏,如此莊重場合,到底沒敢像上次李恆開會一樣倚老賣老。
這可是戾王的地盤,當眾反他,會給家族帶來殺身之禍的!
見連周家主都沉默,再也沒人敢強出頭,皆拱手道:「我等會將逃兵送歸,任憑王爺處置。」
說到底,士族之所以這麼痛快地答應,懼怕戾王的武力是其一,其二就是沒把那些逃兵的命當回事。
要是逃兵之中有他們的嫡系兒孫,你看他們還會答應的這麼痛快不?
旁支旁系的命不重要,保全家族才是最重要的。
要說燕家的舉動是不反對戾王,那鄭朋朋則是在賣命地支持戾王。
因為鄭朋朋已經把那些逃兵和牛馬帶來了!
鄭家護衛押著百餘人跪在靈堂前,鄭朋朋努力撐著沒倒下去,拱手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