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沒了?」盛拾月終於露出一絲詫異。
潘玄見狀, 連忙倒豆子似的, 將聽來的事情一股腦地往外說, 急急忙忙道:「屈鈺那一伙人都被斬首示眾了, 說是寧大人讓、讓百姓當場舉諫, 只要查明確有此事,當場斬殺, 據說現在屈府門前還有一堆人頭。」
盛拾月醉得厲害,用力搖了搖腦袋,才問:「還有呢?就那幾個人,屈家還不至於覆滅吧?」
潘玄急得滿頭是汗,忙道:「說是殺到一半,屈太尉終於忍不住阻攔,結果卻冒出一個人說屈家放京債。」
「京債?!」盛拾月倒吸一口涼氣,便罵道:「這屈家好大的膽子!」
潘玄又補充:「收的還是四扣。」
「四扣?!這老東西簡直膽大包天!」盛拾月當場酒醒了三分。
不怪她那麼生氣,這京債,說通俗些就是高利貸,民間叫做重利債,但這重利債是誰都可以借,可京債只借給新任命的外省官吏。
時人為科舉,往往在路上就花費諸多錢財,更別說在京中的開銷,繼而在科舉之後,便已窮得叮噹響,就好像之前的鐘千帆,傳消息的人來時,她還在房間裡補鞋,思索著下一頓晚飯在哪。
因此,被外派出的官員通常會為了出京上任置辦行裝、籌措路費、應付官場等費用而舉借,直至到任後,再進行償還。
而四扣便是扣頭,如你向人借了一百兩,實際到手只有六十兩,但你要還的本金還是一百兩,由此可見其中的惡劣。
再說,京債確實是能暫時緩解新任官員的窘迫,可之後的償還卻是大問題,舊唐書中就有說道:會昌二年二月丙寅,中書奏......隨月支給,年終計帳申戶部。又赴選官人多京債,到任填還,致其貪求,罔不由此。
京債利息極高,到任官員無法用俸祿償還之後,就會貪污、剝削百姓,長此以往,危害極大。
所以京債在大梁是被寫進律法,嚴令禁止的。
可屈夏作為大梁三公之一的太尉,卻在暗中放京債。
「她屈家當真是好大膽子!」盛拾月忍不住再罵,當即就問:「那老東西死了沒有?!」
潘玄也只知其中危害,苦笑道:「這事牽扯諸多,哪敢讓她輕易死去,已被關到大理寺審訊了。」
潘玄不禁聯想,說:「怪不得那堆武舉的人會幫屈夏做假證,還百人聯名舉報寧大人武試舞弊,原是被屈夏揪住了小辮子。」
她話音一轉,又說:「這事或許是寧大人安排的,不然怎麼會那麼巧,百人聯名舉報之後,就有京債之事被揭發。」
她又忍不住笑起,嘲道:「說來好笑,八皇女本想保下屈家,一聽到這事,居然招呼都不打,直接就從人群中擠出,頭也不回的跑了。」
盛拾月「呵」了聲,只說:「她最好沒有牽扯進去。」
想到這兒,盛拾月不免惱火,那麼大個事,寧清歌居然只說略有波折,若是細查下去,指不定多少官員要被責罰。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